得知了魏軍在東西兩側防御嚴密之后,傅僉臉色的愈發地難看了,這對于傅僉來說,意味著他這次的出擊完全的失敗了,魏軍在土山上早有防備,傅僉這次的行動注定要無功而返了。
只是讓傅僉有些奇怪的是,魏軍既然早就防著他的這一手了,但為何卻要故意地擺出一副松懈的樣子來,難道就為了僅僅引他出城嗎?
魏軍的戰斗力確實很強大,傅僉也不得不服,但是想要憑借三千人就能打敗陽平關的兩萬守軍,就算是用腳趾頭想一想,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那么魏軍此舉究竟圖得是什么?傅僉想了半天也沒有想明白,如果說文鴦的這三千人馬是來誘敵的,可魏軍在這附近幾十里之內也并沒有任何的伏兵呀,就算他們從定軍山或者漢城那邊趕過來,速度再快,也是需要時間的,傅僉不相信他們能插著翅膀飛過來。
就算他們能很快地趕過來,傅僉也不可能沒有任何的防備,事實上,傅僉在攻打土山的同時,早就派遣哨騎在各個路口密切地盯著,一旦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將信息飛報于傅僉知道。
傅僉根本就不會給魏軍包圍他的機會,只要有援兵趕到,傅僉完全有時間撤回到陽平關去,畢竟從陽平關到土山這里,只有五六里遠的距離,而且傅僉早就做好了撤退的預案,只要魏軍援兵一到,不管拿下拿不下土山,傅僉都會主動地進行撤退。
守衛陽平關才是傅僉的職責所在,不管他出擊魏軍能否成功,但陽平關卻是萬萬不容有失的,所以,傅僉在出城之前,早就想好了退路,只有做到萬無一失,傅僉才會考慮出城的事,但凡有一個條件沒有滿足,或者說有任何的風險存在,傅僉都是不會輕易出城的。
魏軍的這次行動讓傅僉真是十分的迷惑,既然他們根本就沒有圍殲蜀軍的可能,那這么費勁巴拉地將傅僉引出城究竟有什么用意?
難道說魏軍還有別的什么陰謀不成?
盡管傅僉想不通魏軍這么干的理由,但魏軍舉動里透出來的濃濃的陰謀味道依然讓傅僉感到很不安。
傅僉望向了土山的坡頂,魏軍依然堅守在那兒,一點機會也不給蜀軍留下,而半山坡上,則是留下了蜀軍不少的尸體,他們躺在箭林之中,每具尸體上都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箭矢。
按理說,蜀軍撤退的時候應該將這些尸體帶回來進行掩埋,不應該讓這些袍澤遺尸荒野。
但無論是前進還是撤退,蜀軍所有的人都只能是龜縮在盾牌的后面小心翼翼地行動,而一旦多拖一具尸體,很可能自己就會暴露在魏軍箭雨的打擊之下,也變成一具尸體。
蜀軍一開始也是嘗試著將尸體盡可能地帶下山,但后來發現這辦法根本就行不通,只會徒增傷亡,所以他們在撤退時便選擇了放棄,畢竟還是活著得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