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1921~1924
己未巴黎凡爾賽①,爭食獵犬口流涎。
詩書齊魯傳千載,德日競逐腆厚顏。
高校兒男怫振臂,呼號奔走紫輿前。
北洋軍警揮槍棒,五四精神豈瓦全②?
辱國喪權尸位客③,開覺一代新青年。
新文倡表臣獨秀,秘議綢繆上海灘。
貝勒弄堂④傳警訊,南湖畫舫卷波瀾。
幾經坎坷終完會,新黨方生共產宣。
十二門徒⑤傳義理,星星之火可燎原。
長江南北紅云遍,二大有期風雨兼。
六省同心⑥盟滬上,兩重綱領⑦示鋒寒。
撥亂無需獨逞勇,求同存異摒前嫌。
廣州越秀恤孤院⑧,統戰聯合共座談。
烈士墓前歌詠志,齊心共把險峰攀。
靈犀一點高朋比,天下為公孫逸仙⑨。
碭郡會師劉項羈,柴桑對飲蜀吳聯。
長洲島上庠塾立,黃埔號鳴賊膽寒。
五四余音宮羽起,白云公墓⑩紙燭燃。
厲兵秣馬枕戈待,北府?喪鐘何日傳?
兩黨同心金可斷,敢教日月換新天。
①1919年,農歷己未,一戰結束。巴黎和會在凡爾賽宮舉行。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和談,但是國家積弱,毫無話語權。日本圖謀德國在山東的利益,公然無視北洋政府主張。成為五四愛國運動的直接導火索。
②“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五四運動學生口號之一。
③孫中山先生在《KM黨一大宣言》中斥時北洋總統曹錕尸位北京,此處用以借代北洋ZF。
④**一大會址,今興業路,當時為法租界貝勒街。
⑤一大與會十二人,
⑥**二大共有六省黨代表參加,分別為京,滬,魯,鄂,湘,粵,代表了當時全國共195名黨員。
⑦**二大會議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暨兩步走的革命方針。
⑧**三大會址。
⑨孫文,又名帝象,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中山樵是其化名。此處應取仄平,故pick逸仙。
⑩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紀念五四運動和黃花崗起義的活動在長江,湘江流域極為活躍。黃花崗烈士陵園位于白云山。
?北府此處指北洋政府。
本節詩作內容僅描述建黨初期到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