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而已,誰知道他不經嚇。”鄧詩晴吐了吐舌頭,一見楊旭生氣,就不再說話了。
東郊,殯儀館。
在鄧詩晴的帶領下,楊旭走進殯儀館。殯儀館跟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樣,行走在里面,楊旭并不覺得晦暗,甚至連陰冷的感覺都沒有。
這種情況有點反常,照理說,陰魂聚集之地,環境肯定會有一些微妙的變化,但楊旭感受不到殯儀館里面存在異常現象,這個殯儀館,十分干凈。
鄧詩晴帶著楊旭,來到了停放她父母的靈堂。
靈堂里的人影不在少數,楊旭只是答應鄧詩晴陪在她身邊,并不代表他要跟著守靈,他與鄧家二位非親非故,于情于理,他都沒理由留下來。
靈堂里的人全部穿著黑色素服,當大家看到鄧詩晴帶著楊旭過來時,眼中紛紛露出了疑惑不解的色彩。
楊旭可不會多嘴替自己辯解什么,鄧詩晴把他帶過來,一切都交由鄧詩晴搞定。
雖然大家對楊旭的關注只持續了很短的一小段時間,但鄧詩晴的叔叔鄧玉童,卻朝著楊旭走了過來。
楊旭的心里有種不好的預感。
鄧玉童今年五十有二,一張國字臉,看上去意氣風發,應該正值人生得意之時。
他一連問了楊旭好幾個問題,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在給鄧詩晴物色對象,楊旭雖然不太想搭理對方,但看在鄧玉童是鄧詩晴叔叔的份上,他的禮數還算周到,對方有問他必答,就像在期末考試。
一番問題下來,鄧玉童對楊旭還是比較滿意的,楊旭大學讀的是醫學院專業,以后出社會可以當一名醫生,醫生的就業前景十分樂觀,大有可為。
楊旭聽鄧玉童給他分析專業前景,嘴角不自覺地抽搐了一下。
他是過來捉鬼的,不是過來讓人評頭論足的,鄧玉童如果不見好就收,那可別怪他等會兒不給好臉色看。
鄧詩晴很有眼力價,一見苗頭不對,就把鄧玉童拉走了。
等這個煩人的家伙離開后,楊旭的耳根子總算可以清凈一會兒。
他才空出時間,開始打量眼前的靈堂。
在正前方,楊旭的視線微微上移,墻壁上高掛著死者的遺像,遺像下面白紙黑字寫著斗大的"奠"字,左右兩邊高掛挽聯,挽聯概括了死者一生的主要功績或經歷。
挽聯不只一副,楊旭沒有細看。靈堂前設有供桌,上面擺放著祭物,多為菜肴果品之類,兩旁香燭高燒。
靈柩置于供桌之后。
在靈堂門外的左右兩側放置著兩張長桌,一邊為收禮處,一邊為簽到處。
楊旭的目光停留在供桌上燃燒的白色蠟燭上,兩根蠟燭大的出奇,非常引人注目。
鄧詩晴把自己從殯儀館工作人員口中得知的相關內容告訴楊旭,在以前,守靈期間,靈堂的供桌上燃有一盞油燈,號為"長明燈"。現在有了特大號的蠟燭,能連續燃燒幾天,可以減輕守靈人的負擔,所以蠟燭就取代了長明燈。
鄧詩晴還說,如果楊旭晚上撐不住了犯困,可以到隔壁的房間休息,楊旭肯陪她來,鄧詩晴心里已經很感激了,不會強行要求楊旭為她做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