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是一個特別計較“禮”的人,如果兩處宮室對比不合心意,那高忠日子就不好過了,特別是兩位太后的地位很微妙。
其實兩處宮室怎么修,關鍵還是看皇帝對兩位太后的態度,皇帝對自己親媽蔣太后肯定沒得說,但皇帝對張太后的真實態度到底什么樣?
想要直接試探,又是非常高風險的行為,窺伺君心惹怒了天子,直接被打死都有可能。
“誰讓你去直接試探了?”秦福指點迷津說:“張太后在宮外有兩個兄弟,都是以外戚封侯,想個法子利用他們不就行了?
通過皇爺對這兩兄弟的態度,便能看出皇爺對張太后的實際心意!然后你如何修造宮室,不就心里有數了。”
“好主意!”高忠興奮的說,對他們太監來說,能破解皇帝的真實心思,就是最大的政治資源。
當然秦太監肯指點高忠,也不是因為他是爛好人,而是因為他和高忠需要抱團,必須互相助力。
當年經過皇位交替之際的大清洗后,現如今很多當權的太監都是所謂的興邸舊人。就是嘉靖皇帝還在當藩王時,興王府里的那些太監。
比如司禮監太監張佐、黃英、戴永等人,以及年紀還不大,但肯定會被重用的前興王大伴黃錦。
但秦福和高忠雖然都受嘉靖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但卻都不是興邸舊人,當然就自動抱團結黨了。
這兩人里,秦福還好些,是今上登極以后才入宮的,宮內歷史清白,天子親自選用提拔出來的重要宦官。
高忠就差點了,他從小入宮,拜過干爹,是傳統體制下培養起來的建制派太監。但在嘉靖初年這個特殊時間段,卻有點前朝余孽的味道。
嘉靖皇帝一個外地藩王入宮,對那些盤踞在宮禁里、代代傳承的老體系太監本能的不信任,高忠這樣的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高忠想到自己的差事,不禁嘆道:“為皇爺做事真難。”
想到喜怒無常的嘉靖皇帝,向來冷臉對外的秦福也難得說了句心里話:“陛下天威難測,在乾清宮如履薄冰,還是盡早尋求外放,以免招致不測之禍事。”
高忠忍不住問道:“如今各地已經裁撤鎮守中官,你還想去哪里?”
對于政治盟友,秦福也沒必要隱瞞,吐露心思說:“我看東廠就不錯。”
理論上,總督東廠太監往往是太監體系里的第二號人物。
現在的東廠督公是畢云,也是一個前朝余孽,但卻一直被嘉靖皇帝留用。別問原因,問就是帝王權術。
“對了。”高忠又說:“被罷黜的潘真托我傳話,想求你在皇爺面前美言幾句,看看能否重新起用。”
秦福冷淡的說:“重新起用他做什么?”
“確實沒用,簡直就是個笑柄一樣的廢物。”高忠也忍不住吐槽:“聽說這潘真在南京時,竟然被一個秀才整治了。”
關于秦福當年是由潘真接引入宮的這件事,高忠假裝忘了,只字不提。他只是略略奇怪,秦福為何對潘真如此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