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義為爐治,以禮樂為范模,鼓鑄萬類,陶镕九匡,至和克蘊,功化涵濡......
是以天不隱祥,乃昭靈貺;地無藏寶,乃出貞符。若此鹿者,固為陶治中之一物......”
眾人齊齊輕輕嘆口氣,不愧是蔡鶴江,一出手就知道有東西了。
這篇《瑞鹿賦》比別人明顯技高一籌,足以列入拍馬范文了。
如果這里是戲臺的話,大家應該齊聲叫好了。
嘉靖皇帝不會輕易顯露自己的情緒,所以聽完后表情沒有太大變化,只是讓大臣繼續。
但蔡昂并不失望,因為嘉靖皇帝在文學上是很公平的,今天自己這篇就該是第一了。
他就不信了,誰還能寫出比自己更好的頌圣賀文。
這時候,另一個敏感人物張潮張學士出列,沒有把文稿給讀書官,卻對皇帝奏道:
“臣聞祥瑞之事,日思夜想略有所感,便具本呈奏若干事項,懇請陛下圣鑒。”
殿中眾人齊齊吃了一驚,今天不是詩文鑒賞大會么?還是張學士你的門生提議的!
結果你張學士沒寫拍馬屁詩文參加比賽,卻寫了個本子奏事,又是什么意思?
想來想去,只有一種可能。
就是張學士打算在這種歡樂祥和的場合里,逆流而上的批判祥瑞,犯顏直諫!
嘉靖皇帝也想到了這種可能,臉色迅速陰沉下來,冷冷的盯了張潮幾眼。
狠狠的伸手接過太監轉呈的奏疏,直接打開看去。
預感到可能會有九天怒火,群臣屏氣斂息,靜靜等待皇帝的爆發。
嘉靖皇帝是個急性子,一目數行的看完了張潮的奏疏,臉色卻緩和了下來。
又想了想,才對張潮開口道:“爾實在有心了!”
這是嘉靖皇帝今天第一次對大臣開口說話,眾人齊齊吃了一驚。
也不知道張潮的奏疏里到底寫了什么!
蔡昂臉色大變,自己剛才那么出色的《瑞鹿賦》,也沒能讓皇帝開口!
嘉靖皇帝將張潮的奏疏給了隨班的司禮監太監,下旨說:“宮里照辦!”
好奇情緒讓所有人的心里仿佛鉆進了一窩螞蟻,癢癢無比。
嘉靖皇帝又對張潮問道:“你是如何想到這些的?”
張潮奏對道:“臣數日來,不停翻閱道家典籍,查得白鹿乃是道家瑞獸,號百邪不侵,可消災辟邪!
臣又想道家辟邪瑞獸現世,必定是有所感應,所以才應運而出!
臣反復思索,當今最可慮者乃是皇嗣艱難,瑞獸應在此處!”
聽到居然將瑞獸與沒有皇子聯系起來,其余眾人只能震驚感慨了。
這也真踏馬的有創意,但也真踏馬的膽大包天,竟敢拿這個來說事!
嘉靖皇帝登基十四五年了,就在嘉靖十二年時生了一個,然后沒幾天就薨了。
至今皇帝再無所出,目前一個子嗣都沒有,這只怕是嘉靖皇帝內心深處最敏感的事情。
大臣們私下里也都在犯嘀咕,這嘉靖皇帝到底還行不行......
又聽張潮繼續奏道:“皇上心向大道,臣斗膽料定,那異教佛陀必會阻斷皇上氣運,故而導致皇嗣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