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船全部抵達預定軌道。”
“開始吧。”
大廳內,趙玄有些淡定的看著屏幕里的監控,這才只是剛開始而已。
目前送上去的還只是神農太空港的第一部門,后續還要發射飛船將相關組件逐步送上去,形成一個大的組合體。
2年時間以來,趙玄已經將“領航者號空間站”的相關技術全部吃透,并逐漸向技術層面準換。
這才有了現在的神農太空港。
在太空建造一個面積超過1000平米的空間可不是小工程,如果沒有地面強大制造業的支持,以及飛船的運輸能力,根本別想做到。
“咱們這太空港長得像溜溜球一樣,只不過外壁是線條結構,不是圓滑的,否則還真像ufo。”
作為神農太空港的福總設計師,饒易怎么看怎么覺得還看。
上面一個圓形結構體,下面一個圓形結構體,中心負責連接它們的是一跟非常粗的通道,也是上下兩個太空艙體之間通行的通道。
“現代制造業的工藝,只要達到這種生產水平,無論生產什么,都有一種數學所帶來的魅力。”
不止是趙玄和饒易感受到來自太空的魅力,觀看直播的人更是覺得驚嘆。
神農太空港的建設難度遠比國際空間站要難得多,兩者雖然都是框架結構的組合體,但已經形成技術上的代差。
更重要的是離心重力空間結構技術在天宮空間站上得到充分驗證之后,使用在神農太空港上,再適合不過。
而對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來說,神農太空港的建成極具意義。
天官空間站主要的任務為科學研究,不對外開放。
因此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前往太空旅行的用戶只能在飛船中待在,而且時間有限。
現在有了神農太空港以后,未來發射到太空的神舟星際飛船也有了停泊的太空港口,游客可以入住其中,飛船也可以停靠。
人類往返太空將徹底沒有限制,重要的是還可以為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開發太空房地產事業。
“太陽能帆板全部展開,通電工作正常,是否開啟重力模式”
機械女聲在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的飛控大廳想起,這就是火種實驗室的ai,員工都交它伏羲。
只有趙玄知道,伏羲只不過是結衣的外在表現體,和結義一體兩面。
這產浩瀚的太空工程,整整持續了8個小時才全部完成,每一步都需要極高的精度。
畢竟在太空中,物體不是不運動的,而是以極快的速度繞地球飛行,只要有一點小小的誤差,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破壞。
“開啟重力模式”
神農太空港的最高控制權限當然在趙玄手中,而且是以趙玄的生物特征為密鑰的,有結衣在,太空港的安全,趙玄絲毫不擔心。
趙玄的命令一下,神農太空港上下兩個艙體四周的方向控制推進器開始工作了起來,跳轉方向,使太空港底部對準了地球,頂部對準外太空,逆時針旋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