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趙玄最后抬頭看了一眼星空,轉身往自己的房間走去。
加上趙玄5個人,雖然都有一些高原反應,但還好吃過藥,反應不怎么強烈,就是腦袋微微有些疼。
趙玄回到房間之后,直奔自己的筆記本電腦,開始重新修改起了設計圖。
在不影響效果的同時,在一些地方增加了一些防護,修改了一些設計。
果然很多事情都要靠實踐來重新認知,哪怕是系統提供的技術,趙玄也得學會因地制宜才行。
……
第二天上午,軍科院的專家組以及“火種實驗室”的競爭者,同樣是軍科院的機械研究實驗室帶著他們生產的機械外骨骼來到了基地。
只不過趙玄一心都在修改設計上,測試對比什么的都交給周沫他們去完成,連房間門都沒有出。
要不是冷鋒知道怎么回事,陳祥他們還以為趙玄高原反應厲害病倒了呢。
房間里,趙玄慢悠悠的伸了個懶腰站了起來,在看向窗外的時候,才發現在外面的雪地里,兩家的機械外骨骼設備正進行比較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兩個身體素質相差無幾的人穿著不同的機械外骨骼設備進行5公里負荷跑,看最后的實際成績結果再做判斷。
等他來到室外訓練場的時候,比拼已經進入尾聲,很明顯,“火種”實驗室所發明的機械外骨骼產品更勝一籌,將另一個直接甩了一大截。
和周沫他們高興的樣子形成強烈對比的,就是軍科院的人了,不過他們也樂開了花,無論如何機械外骨骼設備越強,這里的戰士就能多提升一份戰斗力。
觀看比賽的陳祥他們看到這一幕都震驚起來,沒想到平時兩個5公里成績差不多的人,現在靠著外在設備竟然拉開這么大的差距。
要知道這是在海拔5000米附近的高原上,如果在平原的話,那這種差距豈不是又被拉大幾分。
想到這里,陳祥有些顧慮的看著冷鋒,也明白為什么上級會組織這次實地測試任務了。
在高原上“火種”實驗室的設備效果都這么好,那在平原已然不用再測了。
別小看5公里跑的成績,在瞬息萬變的戰場,每一秒都有可能決定戰場結果。
當看到趙玄走過來之后,高興不已的陳祥直接上前來了個熊抱,周圍看熱鬧的人立馬起哄起來,周沫他們也是一樣,兩天時間下來大家已經互相打成一片。
對于軍人來說,能夠提高他們戰斗力的東西就是最有用的東西。
受寵若驚的趙玄趕忙讓陳祥將自己放下來之后,也跟著開懷大笑起來。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在專家組的見證下,醫務兵救護測試,跑步測試,背負測試都一一完成,最重要的是機械外骨骼設備還經歷了一次實際使用測試。
靠著機械外骨骼所提升的載荷能力,他們們將一些前方急需的大型設備搬上了更高的地方,可以說“火種實驗室”的機械外骨骼設備禁受住了考驗。
測試工作結束,趙玄他們也就要離開基地了,專家組那邊的報告也基本完成,未來的采購計劃如何,就看他們的報告寫的怎么樣了,當然一線人員使用后的實際效果也頗具參考價值。
趙玄也如愿以償的拿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數據,裝備回到實驗室之后,進行進一步的修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