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不再考慮加入軍科院了嗎,無論是待遇還是榮譽我們都可以給你的。”
“確定了,這里是不錯,但你們可以不經核準給我幾個億的研發經費嗎”
看著一本正經的冷鋒,趙玄緩緩開口問道。
“幾個億?這當然要審核項目內容,還有……”
冷鋒越說越沒底氣,確實如果趙玄真的開口在什么內容都沒有的情況下要研發資金,是沒有人會批給他的,哪怕有項目內容,技術可行性、實用性等等,都需要核準。
否則軍科院和中科院那么多實驗團隊每年也不會因為研發資金分配的關系搶來搶去了,在不受監管的情況下是做不到的。
“火種,人類文明使用工具最早的象征之一,有了火,人類才逐漸從動物轉化為現代人類。
火種實驗室即使我的夢想,也是人類文明的火種,這就是我人生的目標,再說,我就在帝都,有事一個電話的事情,又不是見不到。”
趙玄對于軍科院的研究環境是非常喜歡的,但無論是軍科院還是中科院他都無法選擇。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現在所掌握的技術內容都來自于系統,除了系統給予的技術,在其他學術層面他也就比同年級的大學生強罷了,更沒想法和那些專一領域的人才相比。
留下來的話,這些研究機構怎么會同意讓你開展好幾個不同領域的研究課題以及撥款呢。
而火種實驗室卻不一樣,無論趙玄研究什么,都可以申請自己的專利技術,這樣的話無論是資金還有自由度都要高上很多。
在幾十年前,有一家非常著名的實驗室叫做貝爾實驗室,不夸張的說它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實驗室。
貝爾,就是電話專利獲得者的那位貝爾,哪怕在發明電話發明存在爭議。
但至少貝爾實驗室在歷史上有多輝煌,看看現在人們使用的電子設備就可以清楚。
晶體管的發明就是貝爾實驗室的成果,第一個太陽能發電板、第一顆人造地球通訊衛星、UNIX系統和C語言、C++語言的發明也都來自那里。
現在使用的手機通訊基礎系統也來自他們的研究,足足30000多件專利被他們研發,基本每天都有一項新技術被他們發明。
可主要的資金來源被分拆以后,貝爾實驗室也落入衰敗,最終在華為、中興在通訊技術的競爭之下,賣掉自身大樓,無力回天。
大廈轟然倒塌之下,留給趙玄的經驗就是資金一定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否則再偉大的實驗室也將注定消失。
而趙玄對火種實驗室的期許,就是本世紀新的“貝爾實驗室”。
“測試有結果了,記得通知我一聲,今天還有最后一門的考試,我先去了啊。”
朝著冷鋒擺了擺手,把羽絨服外套穿上之后,趙玄戴著胸牌往外走去,給冷鋒留下一個背影。
鋰金屬空氣電池對于軍工技術水平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無論是最貴的軍艦,還是戰斗機上,都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到鋰電池。
尤其是軍用大型長航時無人機,在內燃機技術短時間內無法突破到國外發動機水平的情況下,鋰金屬空氣電池將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替代能源。
至于在民用領域,光是手機使用的電池續航能力提升,就足以讓各家手機產商擠破腦袋。
可就是這樣的利益,趙玄一句話將技術內容捐給了軍科院,雖然只限軍科院自己使用。
就這,冷鋒也是萬萬沒有想到的,這也是為什么1號對于趙玄大架贊賞的原因所在,這幾天趙玄的名字被最高層反復提及。
家庭關系清楚,干凈,個人又是國內第一高校的學生。
十八歲的少年,未來可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