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性芯片成功下線,緊接著就是各種性能測試環節,時間上卡的很緊。
在外面,大家都沉浸于女排奧運會奪冠的喜悅,電視上還在播放著《熊出沒》,馬路兩旁的燒烤攤坐滿了人,啤酒、燒烤、熱情,夏天正在悄然度過。
可沒有人知道,此刻的火種實驗室誕生了一種足以改變電子產業的芯片,從外面看上去,風平浪靜,底下卻有些波濤洶涌。
全球幾乎所有情報組織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火種實驗室這里,讓他們感到發愁的是,火種實驗室太過神秘,神秘的有些可怕。
能夠找到的只有有關趙玄的一些信息,只要和芯片相關的數據,他們一個都找不到。
想通過網絡技術黑入火種實驗室的服務器,卻不了解趙玄也是此間高手,維護實驗室網絡安全并不需要太強的防火墻,也不需要太高的網絡技術。
直接物理隔絕,斷開與外界的網絡,哪怕是趙玄,都黑不進去,更別說其他黑客。
至于派商業間諜從外面進入火種實驗室竊取技術,在研判過后,根本沒辦法執行,難度太大。
買通內部人員的辦法之前已經用過,傻子也知道一樣的招數不能用兩遍。
……
……
“現在測試結果已經出爐,10nm碳納米管芯片相比于臺積電以及三星試生產的10nm硅芯片,單核主頻為300GHz,能耗只有硅芯片的四分之一,性能缺提升了10倍有余。
我們可以非常肯定的對外公布,在碳納米管芯片領域,我們已經取得了成功。”
會議室內,梁夢松將測試數據念出來之后,立刻響起十分激烈的掌聲,電子產業因為他們發生改變,這種激動感,外人根本難以體會。
坐在最前面的趙玄反倒有些冷靜,碳納米管芯片的研發生產現在只是開始而已,接下來大規模生產才是王道。
“當然,鴻鵠架構以及碳納米管芯片主要還是為機器人所開發的芯片,性能以及邏輯都更符合機器人使用。
將來我們要走的路還有很多,計算機芯片、服務器芯片、手機芯片說不定值得研究的地方。”
在全面了解碳納米管芯片的制程以后,梁夢松對于這種芯片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可趙玄就沒那個打算了,除了機器人領域以外,其他領域是梁夢松的強項,都可以交給他來做,和國內其他廠商合作也都可以,保護傘集成電路半導體制造公司完全可以像三星、臺積電一樣代工芯片生產。
“趙總,工信部和中科院組成的聯合專家組已經到了,他們要進行十分嚴密的檢測,才能確定碳納米管芯片的準確性。”
“讓他們測吧,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他們有這種顧慮也是應該的。”
趙玄對于中科院的嚴謹和苛刻都能理解,誰讓之前的漢芯造假事件發生了呢,就是可惜,漢芯這樣的名字,被連累,使得污名化到今天。
在03年的時候,有一個叫陳近的人宣稱自己在上海完全自主研發出了一款世界一流的芯片,名為“漢芯一號”。
180nm的工藝,在只有一半指甲的空間里集成250萬個器件,每秒鐘運算能力高達2億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