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這次系統研究完成的是千年隼號YT-1300的前序型號運輸飛船。
這種型號的運輸飛船由擅長造船工藝的科雷利亞工程公司生產,算是火箭技術之后的第一種往返太空與地面之間的可循環使用飛船,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趙玄看著面前34米長的飛船,萬分感慨,相比起來天宮一號也不過才9米而已。
YT-1200是早期型號,并沒有安裝重力設備,如果開著飛船去了太空的話,飛船內將參與失重狀態。
也就是說自己根本沒辦法開這樣的飛船,畢竟趙玄連失重狀態都沒有體驗過,萬一在太空出些什么事,那可就是在拿生命在冒險了。
一向追求穩妥的他,自然不可能去冒這個險。
“開不了就開不了吧,看看推進器也行。”
按照系統所給予的理論內容,趙玄進入飛船之后,仔細檢查起這艘科雷利亞輕型貨船YT-1200的推進器來。
位于飛船最中心的便是它的四核功率核心,為飛船提供能源,也是存放飛船燃料的地方。
科雷利亞輕型貨船YT-1200使用液氫燃料棒作為燃料。
將氣態氫經過低溫冷凍技術處理,冷凝為液態從而在真空管內制成液氫燃料棒,放入四核功率核心后,便可以為飛船尾部的推進發動機提供能源,為飛船提供電力。
科雷利亞輕型貨船YT-1200尾部則安裝了10臺GRODYNESRB42亞光速引擎,中間部位安裝有4臺,提供飛船起飛、降落時的動力。
靠14臺GRODYNESRB42亞光速引擎可以實現在大氣層內1050km/h的最大飛行速度。
比波音747巡航時的速度快一些,不過這只是在大氣層內的速度。
飛船起飛300秒后,便可以突破卡門線,前往太空,那個時候,GRODYNESRB42亞光速引擎的效能才能體現。
也就是在這時,飛船開始加速,會逐漸突破第二、三宇宙速度,達到42km/s以上的飛行速度。
之所以能夠達到這個速度,就得得益于GRODYNESRB42亞光速引擎了。
也可以叫它脈沖激光推進引擎。
在引擎啟動后,采用快速重復的高能脈沖激光束來加熱液氫燃料棒推進劑,也就是說工作介質不是被穩定地加熱,而是產生一系列巨大的脈沖爆炸波。
當推進劑流動到激光聚焦區域時,會迅速升溫,發生電離,成為高溫等離子體迅速膨脹,形成激光支持的爆炸波,然后爆炸波從超音速噴管中噴出產生推力。
這時引擎產生的推力,可以使飛船速度突破42km/s,并且后續最大飛行速度還可以繼續提升。
這是什么概念,地球與火星之間最近距離為5500萬公里,藍星上現有發射的火星探測衛星會通過地火轉移軌道前往火星,距離可達上億公里。
為的就是依靠地火轉移軌道提供飛行速度,節約燃料。
但科雷利亞輕型貨船YT-1200飛船不同,前往火星并不需要通過地火轉移軌道,42km/s的速度,足以讓它在15-20天內抵達火星。
一個月就可以做到地火往返,簡直不要太快。
之前那些火星探測衛星要足足走7個月才能抵達火星,形成強烈對比。
另外科雷利亞輕型貨船YT-1200的載荷重量也可以達到100噸。
其實單從科雷利亞輕型貨船YT-1200的設計來說的話,無論是長度還是寬度,都是延續NASA航天飛機項目的。
尤其是飛船頭部凹進去的部分,是用開安裝掛載的地方,100噸的貨物,飛船內可放不下。
在趙玄看來科雷利亞輕型貨船YT-1200相當于一枚火箭,頭部額外安裝的部門便等于現有的整流罩了。
也正因為這樣,飛船駕駛艙才會安裝在飛船右部。
Ps:一個小彩蛋,知道為什么2號趙玄會給自己改名字為“贏玄”嘛,也預示了接下來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