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總,我們就這樣直接走了好嘛?會不會得罪人家,影響我們公司產品在出云國的銷售。”
跟著王文菱從房間里出來以后,直到坐在車上,李曉都有些擔心。
實在是對方在國內外的影響大的很,光是國內企業間的人脈就比王文菱多的多。
要是暗地里使絆子,保護傘科技公司可能會吃虧。
“沒事的,只要我們產品足夠強,消費者如何選擇自然不用擔心。
或者我從來沒擔心過。
這樣,明天你去和保護傘國際公司談一下,準備一個在出云國創辦分公司的方案,我們不找代理了。”
李曉不清楚王文菱想通了什么,也許是不想讓小……小日子過的不錯的出云國公司賺的太多。
之前在漂亮國之所以找代理就是因為擔心在漂亮國的投資風險太高打了水漂。
但出云國不一樣,兩個國家離的太近,并不擔心會出什么事。
至于直接拒絕軟銀公司的底氣,則來自趙玄,王文菱知道他最討厭的就是這些風投公司。
再說面對對方的人脈,王文菱不相信國內誰不長眼主動找保護傘科技公司的麻煩,保護傘科技公司也不是上市公司,根本沒什么擔心的。
至于自己,作為保護傘科技公司的CEO,王文菱可不想陪著這個老男人在這里喝酒,還是最討厭的應酬。
……
……
“去文昌?為什么去文昌。”
在趙玄自己的實驗室內,趙玄正戴著防護頭盔自己焊接一些零件,準備做個小東西。
至于在趙玄對面,難得沒穿軍服的冷鋒,靠著椅子,無聊的看著趙玄的動作。
“當然是因為你們實驗室和國家航天局之間的協議了。
上面已經批了,這種雙贏的方案哪怕是航天科技集團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至于你們實驗室,本來國內民營航天企業就是弱項,做什么都要打個樣,實踐出真知。
你們實驗室能成功最好,如果失敗國家也沒什么損失。
所以這次的協議在文昌簽,時間就在長征五號遙三火箭發射結束之后。
也隨便看看你們準備建設的文昌航天港,做做準備工作嘛。
怎么樣,有沒有興趣看火箭發射。”
冷鋒滿臉期待的看著趙玄,生怕他不答應,他自己最喜歡看航天發射任務了,只要趙玄去,他就能去。
之前去看神舟十一號發射的時候,趙玄已經見識過冷鋒對于航天發射的癡迷。
“有,當然有了,這種機會多難得,還是長征五號。
不過,不是7月份才發射了遙二嘛,怎么才過了兩個月就準備發射遙三了?
發射密度怎么提升的這么高?”
得知要去文昌做實地考察,趙玄放下手里的工作,抬起頭看著冷鋒。
“這就要感謝你了,你們實驗室生產的納米級數控機床徹底解決了制造業方面的難題。
長征五號生產方面的技術難關就這么輕易的被解決了,否則遙三的生產速度肯定沒這么快。”
作為全球唯一一家可以生產納米級數控機床的實驗室,航天科技集團當然也是保護傘科技公司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