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計劃?我看看。”
與中興以及華為進行洽談以后趙玄就在線上和梁夢松、王文菱開了碰頭會。
“他們兩家公司兩年的芯片需求量超過4億。
光是華為手機芯片的需求量就高達2億,他們預估未來兩年手機銷量在2億上下,再加上通訊芯片的訂單,4億只少不多。
所以我們打算增加產能,擴展生產線,爭取利用半年的時間,再增加2條10nm碳納米管芯片生產線。
而且7nm碳納米管芯片的生產線也得進行擴充,華為計劃將臺積電的訂單轉過來一半。”
4億芯片訂單的需求量著實讓趙玄有些吃驚,這可不是個小數字啊。
如果梁夢松能吞下這個餡餅,保護傘集成電路半導體制造公司超越臺積電的目標也將不再遙遠。
而這個時間僅需要2年,問題是趙玄清楚未來兩年華為手機的芯片需要肯定不止2億。
“擴張計劃整體花費超過300億RMB,爭取在1年內擴建完成。”
“300億換一個臺積電,這筆買賣再劃算不過了,不多,再說成本都用在自己身上,王總,你們那邊直接批吧。”
300億是挺多的一筆投資,再加上現在趙玄要在航天方面花錢,梁夢松還想過這份投資案到底能不能得到趙玄的同意。
但沒想到的是,趙玄這么直接,甚至都沒有看項目內容,就交代給王文菱去辦。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梁夢松回想起當初被邀請時的畫面,可能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情就是來到保護傘科技公司吧。
至于趙玄的想法就比較簡單了,雖然投資金額比較大,可不一樣的是,芯片生產線的構建所使用的機器設備以及智能機器人都是保護傘科技公司自己的產品,自給自足。
花在外面的錢并沒有多少,還能增加保護傘科技公司智能機器人以及光刻機方面的需求,再合適不過。
“哦,對了王總,之前建設數據中心的計劃我也看過了,沒有問題,按計劃去做吧。
等浪潮服務器芯片推出以后,就第一時間開始建設。”
保護傘科技公司賣出去那么多臺智能機器人,所涉及到的數據儲存以及交換,建設數據中心是最好的辦法。
雖然現在保護傘科技公司已經有兩座數據中心,但看樣子隨著需求的增加根本不夠。
必須得建設超大型數據中心才對,至于地點,當然是運營成本最低的云貴山區了。
掛斷視頻會議之后,趙玄有了一種幸福的煩惱,誰能想到自己一手構建的芯片生產之前一直無法推向市場。
現在好了,一下子全跑來了,自己的產能又不夠,光是華為一家的需求量就能養活保護傘集成電路半導體制造公司。
現在需要擔心的不是別的,就是滿足產能為第一目標,順便繼續拓展下一代芯片生產工藝。
把這些問題交給梁夢松去解決,趙玄相信自己會得到一個滿意的答復。
“幸福的煩惱啊。”
……
……
“為什么要這樣,我們交上去的報告里,明明有10種方案,結果選擇了效果最差的一種。
難道他們不知道那家公司可以自己生產芯片嘛,哪怕針對它的國際化進程也可以啊。”
忙碌的辦公室里,敲打鍵盤的聲音不絕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