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加裝掛載提供電力嘛,一切皆有可能,走吧,讓他們在這搞,我帶你去看過東西。”
說完,冷鋒直接拉著趙玄上了車,神神秘秘的往飛機跑道遠處駛去。
“這什么地方啊,怎么搞的這么神秘?”
下了車,趙玄跟隨冷鋒走進一棟獨立建筑,不高的5層樓,顯得十分低調。
“機載武器測試中心,所有飛機機載武器都會在這里測試,你說神不神秘。
不過今天帶你來看不了其他型號的導彈,但看點小的還是綽綽有余的。”
見識過呼嘯而過的戰斗機,趙玄還真對機載武器挺趕興趣的,平常怎么可能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東西。
之前在設計飛機時,拿的也是單純的數據。
飛機還沒有首飛,當然也不可能安裝武器。
也正因為這樣,冷鋒才帶趙玄來見見,否則無人戰斗機總設計師連為飛機配備的導彈都沒見過,豈不是讓人笑掉大牙。
“這是現在現役的霹靂系列近程空空導彈,相比于AIM-9響尾蛇導彈不逞多讓,這也是計劃為你們的無人機所裝備的導彈。
來這邊,今天我帶你來主要是看這個,QN2020導彈。”
霹靂系列導彈因為保密的關系,趙玄只能看到外表,不可能實際接觸。
但當趙玄看到這枚代號QN2020的導彈,姑且叫導彈的武器,不得不佩服國內軍工廠的實力。
因為這枚導彈的大小只有一個黃瓜這么大,應該算是微型導彈吧。
“這是不是太小了點,難不成?”
“哈,我就知道你能猜到,沒錯這是專門為你們實驗室設計的自殺式無人機以及智能作戰機器人所開發的微型導彈。
長40厘米,寬4厘米,具備熱成像功能,可以從智能作戰機器人平臺發射,由機器人來判斷目標,也可以由無人機來發射。
反正你們實驗室的產品數據鏈是共通的,聯合作戰起來效果非常好。”
趙玄現在已經不知道別的國家面對這樣的機器人以及無人機智能部隊該怎么打仗了。
趙玄設計的智能機器人,只是一個平臺,具體機器人使用的武器,就不關趙玄的事了,火種實驗室也沒有那個權限去搞這種研究。
這樣一枚微型導彈重量只有1kg,每臺智能作戰機器人在攜帶作戰裝備的情況下,還可以多攜帶超過20~30枚這樣的導彈。
有100臺機器人聯合發射,那可是接近3000枚導彈啊,雖然這個口徑的導彈沒辦法擊穿坦克裝甲。
可面對薄皮的裝甲車、步兵戰車、卡車、猛士那樣的輪式步戰車,這個口徑足以擊穿他們的裝甲,打擊敵方士兵。
這簡直是火力不足恐懼癥晚期了呀,為機器人配備這樣的火力,以后敵人還這么大,根本不可能短兵接觸。
要是再為這些微型導彈配屬一些獨特的戰斗部,像云爆彈一類的,那可真的是殺人利器。
“怎么樣,不錯吧,就知道你沒見過,但好是好,唯一一個缺點你知道是什么?”
“成本,還能是什么,上千枚導彈所產生的爆炸威力,如果交給炮兵去干,也就是幾輪齊射罷了。
所以這款武器使用的場景應該是敵偽裝陣地、城市戰以及發現不了的目標。
像狙擊手,以后誰和你對狙,直接發射這樣一枚導彈,熱成像直接發現目標。”
趙玄所設想的百臺機器人齊射的事當然不可能發生,因為還要其他火力武器,像火箭炮,那個威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