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的時候是董清晨最痛苦的時候,并不是嫌棄他們村保留到現在的磕頭拜年傳統,而是要拜的那些人都是他的心理陰影。
他們家有很多當老師的長輩,董清晨也算是被他們一路教過來的,為什么他會成為學霸,這些老師長輩們可是功不可沒的。
自己家親戚在學校里當老師是一種什么體驗?
首先自己肯定會受到照顧,這點毋庸置疑的。
然后,這個照顧肯定是全面性的,那就是上課提問,肯定也少不了你。
就是你不舉手,也會提問你,你越躲,越提問你,就是你回家了,他也能在家里見到你。
家長想要討論孩子的學習成績問題,那簡直不要太方便。
董清晨的寒暑假從來不會報補習班,因為自己在就里就學了,而且老師們絕對盡心盡力。
當然,不僅他有這個待遇,家里邊上學的兄弟姐妹們一個都別想跑!
可以說他這個學霸是愣教出來的,不是說他沒有天賦,也不是說他不愛學習,而是說家里一堆老師,想不學都不行。
這也是他為什么上大學跑出去的原因之一。
不過長大了也就明白這里邊的道理了,這對自己以后的發展還是很有好處的,但是明白歸明白,該有條件反射還是有條件反射的。
就像普通人叼著煙在路上碰到自己之前的班主任,很可能就要條件反射的把煙給扔了,畢業時間越短,這種情況越有可能發生。
他們逮住董清晨和董小雪就問“在學校學習怎么樣”、“有什么不懂的”、“不懂得就主動找老師問”等等的,問的兄妹倆頻頻點頭。
不管他們問什么、說什么,只要點頭表示自己聽明白了就好。
我聽懂了.jpg
春節前幾天絕對是最忙的,有各種親戚要拜年串門,而去了之后一樣是被逮著問,只是和老師親戚問的那些問題不一樣罷了。
董清晨倒是不煩這個,問有女朋友了嗎,直接說有,然后給他們看照片就好了,再其他的問題……好像就沒什么了。
走完了親戚,同學聚會還要來一波。
小學他就是在村里上的,小伙伴也都在村里,所以年前就聚過了,初中高中什么的,就是在外邊的飯店里聚的。
不過隨著畢業時間的推移,來參加聚會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了,也就那些關系特別好的人才會年年來。
要是等什么時候一個宿舍的人都開始缺席了,那距離不聚的日子估計也就不遠了。
就這樣,董清晨一家人在村里一直待到了元宵節之后才返回市里,這也算是自己給自己打工的一種優勢吧。
回到了自己的小窩,董清晨才有松了一口氣的感覺,在家過年熱鬧是熱鬧,但是時間長了確實有點累。
再加上他這段時間的狀態不佳,腦子里想著各種各樣的事情,所以過年的感覺并不好。
現在回來了,清靜是一方面,也終于有點私人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比如……把自己這一個多月以來遇到過的異常事件再捋一捋,事情的發展都快要把他搞暈了。
他這一個多月的經歷絕對比很多人一輩子遇到的事都要精彩。
弄完了這些,他才能對計劃從新做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