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清晨已經決定了,裝材料的東西直接讓官方來提供。
到時候他會讓官方把所有的東西都裝進一個長十米,直徑三米的圓筒形金屬容器中,前后兩頭都要有圓弧。
他會稱這東西為“標準燃料罐”,用來混淆視聽,實際上他會讓機器人帶幾個小型推進起過去,然后等對方把貨物丟進淺海之后,他會把推進器裝上去,然后開著走。
并且用偽裝信號騙過可能存在的海上跟蹤,不管這個“可能”是不是真可能,他都要做好準備。
等離開了聯盟海域進了太平洋,搬運工隨便找個無人海島待上一段時間,造好了基礎的海底采礦與建造設備,加上那個“標準燃料罐”就可以在海底建造海底基地了。
雖然這個基地可能會發展的比較慢,畢竟基礎太慘了,但是多少也算一個備用力量,不能不做準備。
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新生集團真是大反派的話,那可就有了大用了。
而且他要盡快的把這些東西都準備好,然后部署出去,這些東西功率本來就小,而且還要做到隱蔽,所以就只能是提早出發。
接觸的地點他已經看好了,就在夷州省東南方向的一個無人島上,它屬于聯盟在漲海最東邊的島,這里溝通各個海域,可以很有效的迷惑聯盟,讓他們猜不到它是從哪邊來的。
只不過他這里忙,聯盟這邊更忙,而且是一群人忙,忙的人還越來越多。
如果第一次聯系只是試探,并且“接觸者”還送了點小禮物,那么第二次聯系就是小禮物引出的正式接觸了。
自己這邊說了合作條件,“接觸者”也給了合作條件,第三次就看能談成多少了。
第二次聯系結束之后,聯盟這個龐大的精密機器就運轉了起來。
一些信息傳到的核能研究所,讓他們開會探討一下初級核聚變技術的進度距離實現還有幾個五十年。
還有一些信息傳到了材料研究所,讓他們開會討論空天飛機的材料問題。
還有動力研究所,空天飛機的發動機結構設計問題。
到了神經網絡研究所這邊,是問他們的大腦相關研究進展到哪一步了,距離腦電信號解析還有多遠。
還有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的低溫休眠研究所,他們的低溫休眠技術距離正式的實驗階段還有多遠。
全國各地大江南北,眾多職能不同但是相當重要的研究所都接受到了任務,讓他們討論最新的技術進展問題。
等他們把技術進展的總結上交了之后,另一道命令也隨即下來了,那就是參與問題討論的技術主管和兩名高級技術人員進京,有緊急任務。
等他們到了之后才知道,原來是要爭名額,只要說的有道理,說明了重要性,自己研究所的項目排名就會提升,優先得到國家扶持。
具體怎么扶持并沒有明說,只說撥款肯定不會少,并且還有另一些方面的扶持。
他們并不知道“非常規接觸計劃”,但是計劃指揮中心這邊能隨時聯系他們,他們這一堆人在另一個保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