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夸張的科幻電影不一樣,神州空間站還是有要保守很多的,最起碼沒有大塊大塊的景觀窗和觀察窗。
相對于其他以防護能力著稱的防護材料,透明材料的防護能力還是要稍微差一點的。
這方面聯盟也有聯盟的辦法,一般艙室都有小一些的圓形觀察窗,基本滿足了觀察需要,不僅攝像頭能看到空間站外部的各個關鍵部位,通過觀察窗也能做到直接目視。
除了這些,空間站準備了專門的觀景室,這些觀景室都有大塊的景觀窗,可以在這里欣賞家園星的景色和外層空間的深邃星空。
觀景窗的透明材料厚度很可觀,而且隨時還能降下防護板,當然,它們的重量也相當可觀,當初運送的時候可是占據了不少重量預算,就算現在發射成本便宜了不少,但是和白菜價還差非常遠。
不過它們所呈現出來的效果,那真是沒得說。
董清晨站在巨大的觀景窗前看著蔚藍的家園星怔怔出神,現在他們的考察任務已經完成,等飛船準備完畢之后他們就可以返回家園星了。
最后這點時間,他征求了大家的意見來到了觀景窗前,和大家一塊欣賞“搖籃”的美景。
人類這種生物確實喜歡感慨人生,尤其是去到不一樣的地方時,古人到了陌生卻景觀壯麗的地方總喜歡留詩紀念,歌以詠懷。
現在人肯定不行了,那算亂寫亂畫,尤其是在重點景區,那是要被請去喝茶的。
董清晨現在也不行,空間站內嚴禁亂寫亂畫和貼小廣告,不過他倒是可是念詩。
可是詩句都到嘴邊了,卻念不出來,因為他的古文學的不怎么好。
古人對于宇宙場景也是非常向往,這個他可以確定,他學過不少描寫星空宇宙的詩句。
那些古人們肯定不會想到,后人們真的會站在宇宙星空里,從他們向往的地方會看自己的家園。
只不過后人們仍然不知道牛郎星和織女星是不是真的有人會每年見一次,是不是真的能跨越星河。
而事實確實也是這樣,雖然人類這么多年來發展迅速,但是要說真的進行跨星系活動,不過跨河系,跨恒星系都差的遠。
這個時候他就有種莫名的情緒波動,那些包含了很多黑科技的“高能記憶”為什么會找上自己,難道就是為了讓自己帶領人類走向更遠的星空,達到星河的彼岸嗎?
想到這些,他肩上的擔子仿佛又重了一些。
人類不可能在家園星上待一輩子,家園星也不可能讓他們待一輩子,現在的人口已經接近百億,而且還會繼續增多。
雖然隨著科技的發展,家園星能承載的理論人口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但是誰也不想生活在一個狹窄的空間里,而到了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找到合適的新生存地,那就要出事了。
月球、火星,甚至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它們或許適合開展工業甚至旅游業,但是絕對不會適合人類居住。
看完收工,最后又看了看另一個方向的星空觀景窗,看了看深邃的宇宙星空,他們就乘坐飛行器又返回了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