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那座屬于聯邦的編號無人島董清晨已經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因為這里的水下蓋了基地,所以就叫基地島了。
在這里開采礦物進行使用的時候,探索新的海底礦場也開始進行,畢竟現在雖然使用的還少,但是等后邊規模上來之后,這里的礦產肯定就不夠用了。
為了尋找新的海底礦產,董清晨還專門設計了一種新的水下機器人,它的外形猶如一條劍魚,長約兩米,長長的劍嘴就是探礦設備。
它體內的電池能支持它運行兩天,充能也是靠太陽能,每當要充能的時候都需要上浮,然后變咸魚狀躺在海面上,它的側面曬太陽就能充能。
探礦過程很順利,這里的海底地形非常復雜,但是礦床也不少,只不過在“劍魚5號”向東走了很長一段路程,來到了海底地形比較好一點的地方之后就發現了一片連綿的水下建筑。
“……還真不小啊,這么一大片,相比之下咱們的海底基地有點太寒酸了,不僅不能住人,連規模都小的可憐。”
董清晨看著初雪根據“箭魚5號”傳回來的數據制作的模擬建筑群表示很羨慕,這才是真正的水下基地,自己那個只能算是一個小窩棚。
摸著下巴露出感興趣的神情,他問道:“初雪,這個基地有入口嗎?有沒有人在入口進行警戒?”
“先生,由于“箭魚”只是用來探礦的,所以對于這座海底基地的偵查不能很準確,不過一共檢測到三處缺口,應該是用于潛艇停靠的氣壓井碼頭,至于有沒有人員警戒,那就需要專用設備進行重新偵查了。”
一邊說著,初雪就在模型上標出了三處紅色的長方形地帶,就是它說的疑似水下碼頭的地方。
探礦機器人不能準確的進行偵查,那么制造專門用來探索的水下機器人就好了,這沒什么大不了的。
他現在對這個地方非常好奇,這個地方離自己的水下基地并不算太遠,只是因為自己待的那個地方水下地勢太復雜,如果貿然的過來很容易觸礁沉沒,所以不會有人來。
這個水下基地也是一樣,雖然相對的地勢好了一些,不過還是處于危險區,依然不會有人來,要不然也不會在這里建立水下基地。
讓初雪找到了有關偵查探測的技術,他就讓初雪給搬運工傳輸了過去,讓那邊制造專用的偵查機器人,然后去偵查那座基地。
哪怕他不主動去解鎖大腦里的“高能記憶”,它們也會慢慢解鎖,從低級到高級,有時候他也會進行一些練習,主動去解鎖挑戰一些更高級的黑科技記憶。
他會把一些并不是太黑科技和可能會用到的科技儲存進初雪的數據庫,這樣一來用到的話初雪就能直接使用,不用他再去解鎖了,那樣耽誤時間。
發生了這樣的事,他也顧不上想納米機器人的事情了,雖然對方不大可能往基地島這個方向走,但是這個可能并不為零,還是有一定可能的。
畢竟離的太近了,“箭魚五號”需要探礦,所以游的慢,又要在一個地方來回的轉,如果真的全速走最近路線的話,估計兩天時間就到了,“箭魚”的速度可比最初時搬運工和燃料罐船快多了。
他要搞清楚這座基地是用來做什么的,實驗用、軍事用,或者也是一個海底礦場,不同的用處都代表著不同的可能性,來到基地島的可能性也就不同。
一邊和初雪研究現有的數據模型,一邊吃送過來的飯,直到深夜。
一覺醒來,初雪告訴他新的“偵查型箭魚”已經出發四小時了,3日晚上就能達到對方的基地附近。
這個提示讓董清晨心里一松,目前是對方還沒有發現自己,而是自己先發現了對方,早搞清楚這里邊的事情就能早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