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們這也太快了吧?還沒怎么研究呢,就把消息都發出去了?”
董清晨又來到了南極,一臉不可置信的對會議室眾人說道。
“我們也沒想到啊,我們也只能做了自己認為最周全的防護,但是有些事他就是防不勝防,并不是說你做了萬全的準備就真的萬無一失。”李不凡也有些懊惱。
雖說這里有不少老資格的科研人員,但是這件事總歸是“外星人”事件,是歸屬“非常規接觸管理局”管理,所以在南極這個地方,也是李不凡負責溝通各方信息,也算是讓他管著。
“那現在有什么有用的信息嗎?”董清晨看向他問道:“在網絡上還不能說,非要我親自來南極。”
“現在知道的信息不多,但是也不算少了。”李不凡嘆了一口氣說道。
“李瓊,你把情況說一下。”
“好的。”
通過李瓊的解釋,董清晨才知道具體是怎么回事。
剛開始的時候,科研人員們只是在分析飛船的材料構成、機械結構、裝備技術等等。
也在船艙里發現了類似于文字一樣的符號,然后就開始收集,嘗試破譯。
所有的研究進度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甚至連春節都沒回去,不過這正是這些科研人員希望的,因為回家過春節這件事年年都可以,但是研究真正的外星科技那就得講究機緣了,這能一輩子只有這一次。
這些人里邊有不少都是之前參與過“和善族”技術轉化任務的,但是那次說是外星人技術吧,人家都已經全部轉換成家園星的技術名詞和數據了,基本上一點阻力都沒有。
雖然很良心,但是這些科研人員們總覺得有些遺憾,有種“有勁使不上”的感覺,這次終于碰到了真正的外星文明技術,哪能放過!
但是太狂熱了也不好,他們發現電能可以激活飛船上的設備,不過他們還是很小心的,可是后來太想知道飛船的飛行控制中心里儲存著什么數據了,很可能對他們的破譯有大幫助,所以他們就打開了設備。
這一打開不要緊,一束強烈的信號就發射了出去。
“也就是說,現在還沒有破譯出發送的是什么,但是已經明確知道發送到哪了?”董清晨問李瓊。
“是的,”李瓊從大屏幕前走過來,然后在智能眼鏡上操作了幾下,會議桌上出現了一副星圖。
“我們測算了信號發射的方向,然后尋找了它前進路線上的星系,我們覺得最有可能就是這個星系。”
看著李瓊指著的那個亮點,董清晨就皺起了眉頭,小助手初雪馬上給他顯示了名稱。
“竟然是……格利鐸581?”
“沒錯,就是它,”李瓊伸手一拉,就把代表“格利鐸581星系”的那個光點擴大,變成了一個恒星系的模型。
“它本來就在家園星的重點觀測名單上,目前我們認為該恒星系中有六顆行星,其中格利鐸581d就是一顆位于宜居帶上的“超級家園星”,非常有可能具有外星生命,這下子應該也算是間接實錘了。”
要是以前能實錘一個其他星系有外星人的話,那肯定會非常興奮,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李瓊的語氣是一點也不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