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了泰倫星域,董清晨發現人類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
就星際時代的整體結構而言,“高能記憶”里也沒有什么提示,星際政治方面,另一個世界貌似還是初級階段,跟現在的家園星沒有任何區別。
泰倫星這里沒有什么國家和城市的概念,整顆星球被分為一個個區域,其他星球也是一樣,所有區域都受中心區的管轄,泰倫之主就生活在中心區。
不過這樣的話,也可以算某種意義上的區分,倒是一顆星球上幾百個國家的情況確實沒有。
他們都聽從泰倫之主的命令,只要泰倫之主一聲令下,260億人的就能馬上為其征戰四方。
當然,最起碼明面上是這樣,畢竟董清晨已經接觸過巴拉迪的反抗勢力了。
文明統一的好處就是容易集中力量辦大事,兩百多億人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這是家園星短時間不可能發生的情況。
首先是人數不夠,這沒辦法,不過只要不是人口個負增長,這個倒是沒什么大問題。
第二就是家園星上的國家太多了,要一一的去說服就要浪費很多時間,而且一輪說服之后并不是每個國家都會同意,畢竟他們代表的利益不同,拿不到好處,甚至是拿到的好處少了,他們都不會參加。
不過適合泰倫的政體不一定就適和家園星,就像聯盟發展走的那些歪路一樣,也是一點一點摸索之后才明白自己要走的正確道路,拿來主義要不得,最終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走聯盟特色的發展道路。
家園星也是一樣,可以借鑒,但不能照抄,家園星也要有自己的特色道路。
董清晨,也就是現在的“吳克琦玉”,交接完手續之后沒有直接去泰倫星,而是先在檢查站上轉悠了起來。
他這種情況很常見,因為像他們這種人一出門就是很多年,回來之后世界大變樣,不熟悉一下就直接回去很容易鬧笑話。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沒有超空間的通訊技術,但是實際空間距離已經非常遠了,消息的來回非常消耗時間,導致很多信息都不能及時的傳遞,所以很多遠距離地帶的主管人物都有實際的管轄權,不可能什么事都等中心政府的決斷,那怕不是等的黃花菜都涼了。
每次這種遠游星際的人回來都會在星港上待一段時間,適應一下這里的狀態,再了解一下這里的資訊,然后才會進入泰倫主星,畢竟都信息脫節非常嚴重。
星港中有專門的咨詢大廳,久游歸來的人可以在這里了解情況。
來到這種地方,董清晨如魚得水,這里所有的東西都是他需要的。
他在這里查到了一些最新的信息,還找到了他可以潛伏的最佳身份,那就是繼續冒充地質學家。
這樣不僅可以找一個礦石交易場所把他那些稀有的礦石賣掉,還可以弄一個礦石鑒定師之類的職位,有了這個職位,如果有人請的話,他可以跟著他們去其他的星球礦場,省掉了每次潛入都要編造身份的麻煩。
不過這樣也有壞處,穩妥是穩妥,但是要等待,可能一等就是好幾年、十幾年之類。
這到沒什么,反正就是個計劃,不行了到時候再改唄,他是看開了,他這一輩子就沒有什么不改的計劃。
他的人生不是在改計劃就是即將改計劃。
決定了這些事情,他馬上就降落到了泰倫星上,而且選擇的地方就是在中心區旁邊,這里的花銷非常多,并且還有很多貴族,但是這里也是泰倫信息最多最集中的地方,非常有利于他的信息收集計劃。
那些帶來的稀有礦石,尤其是那些不同品質的黑色寶石礦,很快就找到了買家,獲得的錢哪怕在中心區也能禍禍一(家園星)年的時間,節省著點的話,好幾年都夠了。
拿著這些錢,他找了一個交通便利的地方住下了,這個地方距離中心區有一段距離,比較安靜,很適合他潛伏,而且有一趟車直通帝國最大的圖書館,那里珍藏著眾多的書籍和信息,是了解這里最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