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球形裝置放在一個支架上,整體銀白色,直徑在五十厘米,還有幾圈紋路,還有幾個數據與能源接口,看起來非常的科幻。
“這就是能做到的最小個頭了嗎?”董清晨圍著這個球體看了看問道。
“是的,不過由于個頭太小,所以只能讓五百公斤的物體懸浮在十米高,再想升高就不行了。”
“十米夠了,”董清晨點點頭,也不嫌棄,說道:“就飛個小摩托而已,把反重力摩托組裝起來吧。”
“好的,反重力飛行摩托組裝開始,請您等待一分鐘。”
董清晨聞言后退了兩步,把整個組裝區域收入眼中,反重力球周圍的地板突然裂開,然后很多零件就被機械臂舉了出來,并且圍繞著反重力球開始拼裝,很快就拼裝完成了一輛沒有輪胎的酷炫摩托。
它整體紅色的涂裝,看起來非常s……咳,看起來非常的火熱,沒有輪胎也就不用拘泥于傳統摩托的形象,除了座位和方向把手還能看出有點摩托的樣子,其他的地方都改了,其實叫單人反重力飛行器更準確一點。
由于董清晨的反重力運用技術比較初級,反重力裝置僅僅能讓它“飄”起來,要想讓它動起來,還需要額外的動力,所以董清晨就給它裝了涵道螺旋槳推進系統。
之所以不裝更快的渦扇、渦噴裝置,那是因為這輛摩托是敞篷的。
“組裝完畢,先生。”
“很好,把衣服轉換到賽車服模式。”
董清晨夸贊了一聲走向反重力摩托,一步跨出服裝就開始變樣,很快就從休閑裝變成了賽車服的樣式,連頭盔也一塊從領子上“長”了出來。
這是他的納米技術新應用。
走到摩托旁邊,跨坐在座位上,一邊啟動它一邊對初雪說道:“打開工作室的大門,注意記錄,我要出發了。”
“好的,先生。”
工作室的大門應聲而開,旁邊的四臺無人機也起飛了,圍著董清晨開始拍攝。
董清晨啟動反重力裝置,反重力飛行摩托馬上就穩定的漂浮了起來,這種感覺很奇妙,懸浮在空中并沒有讓他感覺輕飄飄的,說明反重力效果非常穩定。
再啟動涵道螺旋槳,讓它開始提供推力,反重力摩托就飛了出去。
沒有在島上待多少時間,僅僅試了試它的極限飛行高度確實是十米,董清晨就把它開到了海上。
“嗚呼——”
這種堪稱少低空飛行的狀態讓董清晨感覺非常的爽快,賽車服不是宇航服,在這種高速的運動中還是會有風吹進來,讓他知道自己這是在家園星的海面上飛行。
四架無人駕在周圍跟著,記錄著反重力摩托的各種狀態,連同摩托自身的傳感設備獲得的數據,一塊傳給了初雪,讓它進行分析。
不知道為什么,自從他有了納米技術,可以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保證自己的安全之后,他就越來越喜歡自己親自冒險。
這次也是一樣,反重力摩托是第一次試飛,之前只做過模擬實驗,雖然初雪用量子計算機做的模擬實驗非常真實,但是實際飛行實驗也不能說是100%的安全,可董清晨就是敢這么玩。
或許有一部分反抗“高能記憶”的原因,想用自己的刺激人生產生自己的高能記憶,這樣一來自己就不用擔心吸收了別人的“高能記憶”,然后變成一個神經分裂的二傻子,或者直接變成另外一個人了。
圍著深空島飛了好幾圈,甚至還讓一些員工直接目擊了,董清晨也在乎,反正實驗成功就代表著即將推出了,沒有什么好隱瞞的。
所有的反重力物質都來自木星,家園星上根本就沒有,想仿制都沒地方仿制。
反重力摩托和反重力汽車僅僅是一個噱頭,短時間內肯定不會推出,家園星現在最緊迫的需求是空天飛行器,能把材料運輸成本降到極低的空天飛行器。
有了它們,太空都市的建設速度絕對噌噌的,人類的工業基礎幾乎100%都在家園星上,太空那點根本就不夠用,如果不是空天飛行裝置制約太大的話,別說10座太空都市了,1000座也能給你造出來。
重新返回工作室,董清晨對初雪說道:“把實驗數據傳到星際造船廠,造船的時候加上反重力裝置,讓船廠造一些木星礦船,讓它們去木星采集反重力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