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計劃中的超級戰士和超級戰甲都是為這些任務服務的。
超級戰士的改造是沒有盡頭的,要想應付劇烈的戰斗,首先他們的體力要跟得上,再就是戰甲劇烈運動時,他們需要抗下劇烈運動產生的反作用力。
宇宙戰場可不像地面戰場有各種各樣的限制,有時候一個瞬間動作產生的加速度就能把普通人壓死,飛船的“慢動作”就是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出現,而超級戰士就不一樣,他們的超級體魄就是用來跟這種“力”作對抗的。
雖然有維生裝置的緩沖,但是戰士自身也要能抗,越能抗,戰甲的性能就能發揮的越好。
還有和他們配套的超級戰甲,也不是量產的星際作戰動力裝甲,這些戰甲的科技含量已經接近董清晨所掌握的極限。
并且它們的體型更大,能塞下的裝備和零件就更多,戰斗力噌噌的往上竄。
根據情報可知,泰倫人飛船中的一般通道可以達到4米,所以刑天戰甲的高度能達到三米五,不僅從體型上碾壓了泰倫人,還把護甲堆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層次。
整體采用神經潛入式操作的模式,可以說能真正的達到“人甲合一”的境界。
不過很多科研人員還是感覺它的個頭小了,能裝載的能量有限,能裝載的設備也有限,如果個頭再大一點,達到七八米的高度,那就真的可以為所欲為了。
這樣的高度在地面或許不是那么合適,容易成為靶子,但是到了太空,那目標可就小的多了。
而且這個體型大小的機甲可以裝備更大型的核能量核心,有了充足的能量之后就可以裝備約束能量場發生器,也就是常說的能量盾。
有了能量盾之后,只要能量沒有消耗完,那就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并且這是機甲,不是靶子,它的星際引擎可以提供強勁的動力,讓它靈活的機動,超級強壯的駕駛員能夠承受這種靈活機動帶來的“壓力”,充滿靈性的人腦與善于計算的智腦合作,那絕對完爆各種作戰設備。
在太空甚至可以直接當做飛船的艦載機,憑借著能量盾在地面也可以來一波騷操作。
最重要的是這些都不是空想,一部分科研人員感覺以深空集團的技術為基礎,這種宇宙機甲是非常有搞頭的,所以就嘗試著申請了項目。
科技公司管理部和集團總部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初雪已經把這個提案放到了董清晨面前。
作為本集團最大的BOSS,他當時就批準了,并且給了足夠的權限和足夠的資金,還給了項目代號——“泰坦計劃”,以此來紀念他當年用來玩的第一臺機甲。
他就是這么的神(zhong)奇(er)。
現在看任務進度,刑天戰甲進展順利,跟超級戰士一樣已經初見效果,就是泰坦機甲的進度有點慢。
不過董清晨了解這里邊的難度,光是怎么把飛船用的能量核心和護盾發生器裝進八米高的機甲就夠那些科研人員撓頭的了,他可眼見幾位組長的頭發越來越稀。
這兩項還是宇宙機甲是否成立的基礎,如果這兩項研究不出來的話,那泰坦機甲這個項目可能就要廢掉了。
好在現在的戰爭形式用不上宇宙機甲來決定,慢慢研究吧,他不著急。
當然,如果能趕上戰爭時期進入實驗狀態,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