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艦隊系統內的所有人都嚴陣以待,不管是前線軍官還是后方智囊,他們都不想把第一戰搞砸。
在第一艦隊的軍官和士兵并沒有見到傳說中的星際造船廠,因為運輸船根本就沒有把他們帶到造船廠,他們的戰艦已經在一處固定地點等待他們了,運輸處只是把他們送到了這里與戰艦會和。
不過想想也是,星際造船廠連工人都沒有,整個造船廠都在人工智能的控制下自動運轉,并且藏在茫茫的太陽系邊緣星辰中,這么優秀的隱蔽條件,怎么會讓他們去打破。
雖說他們都是自己人,但是只要星際造船廠與外界接觸的多了,難免會有被發現的那一天。
現在這樣就挺好的,它藏在無數的小行星之間,加上自身的先進隱蔽能力,人類就是把太陽系翻遍了都找不到它。
除非人類把太陽系過一遍“篩子”,把所有的小行星都開采了,到那個時候……不對,沒有那個時候,因為這是不存在的事情。
軍官和士兵們接觸到真實的戰艦之后一點也沒有感覺到陌生,隊伍之間也不需要磨合,他們已經在全真實模擬的練習中不知道練習多少遍了,只要接觸到真艦,馬上就能形成戰斗力。
第一艦隊的戰艦數量并不多,深空集團也沒有組建星際艦隊的經驗,只能是摸著其他三個外星文明過星河。
最后第一艦隊的戰艦數量確定在了三十六艘,其中包括一艘戰列旗艦、十艘驅逐艦、二十艘護衛艦和五艘補給艦。
“武威級”級戰列艦長達1200米,一般都是一支艦隊的旗艦,比董清晨明面上的航母座艦還要大,不過對泰倫文明的戰場上用航母不太合適,所以就忽略不記了。
本來戰列艦也是分好幾個等級的,不過人類文明還沒有發展出那個需求,所以一個等級就夠了,如果以后發展的足夠成熟,需要詳細分級的時候再說,反正現在不需要。
就像正在建造中,并且有點重名的“無畏級”深空之錘,它的定位就是超級戰列艦,一個單獨分出來的艦種,而不是什么一級、二級、三級之類的。
甚至到了未來,這種一千米、幾千米的“小船”是不是叫戰列艦還兩說呢。
目前為止,真正的主要戰力是千米級別一下的驅逐艦和護衛艦,他們的單艘戰力雖然比不過戰列艦,但是架不住它們數量多。
“雖遠級”驅逐艦長達800米,“佩刀級”護衛艦500米長,都是合格的艦只,而且護甲和能量防護都做得非常好,武力也足夠,如果跟泰倫文明的同類艦只單獨遇見,贏的一定是深空艦隊這邊。
深空艦隊的假想敵是泰倫目前正在換代的主流艦只,這支遠行過來的艦隊屬于過時艦隊,他們的戰艦都是幾十年前的老式戰艦了,要不然也不會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按照原來的計劃,深空艦隊已經做好了準備,現在就是等泰倫文明的先鋒艦隊跑進包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