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斗一直在持續。
城內,烈火焚天,濃煙滾滾。城外,刀光劍影帶出道道血氣。
東門外,狹小的空間之中,近五千士兵在廝殺。
鴻胥的兩千士兵接到的并不是死守桐城的命令。他們的任務是,極力作出拼死抵抗之態,利用守城武器大量斬敵于桐城城下,并盡量保存自身實力。
城破之后有序撤退,引誘攻城士兵進入桐城。
爾后,迅速從東門退出,并從外面關閉城門,將攻城士兵封于城內。
此時,埋伏在城內的死士舍身引火,把進入桐城的士兵盡數燒死。
計謀看似天衣無縫。
想不到的是,攻城士兵竟然使用了威力強大的遠射武器,壓制的守城士兵站不起身,抬不起頭,苦心準備的守城武器大多還未派上用場,城就已經破了。
關鍵時刻,還被白巫橋看出了端倪,識破了火攻陰謀,命令大軍緊急撤出桐城。
迫不得已,埋伏于城內各處的死士提前引火。導致守城士兵未能及時退出東門,與追擊的士兵陷入亂戰。
僥幸逃過一劫的攻城士兵,早已是怒火填膺,戰志更濃,殺氣更烈。
這些士兵均未帶弩。
按照嬴沐的想法,每一個將軍和士兵都需配備弩箭。戰斗一旦開始,先使用弩箭完成第一波次攻擊,大量射殺敵人,形成威懾之勢。
只是因為武器街上的店鋪在短時間里造不出這么多弩箭,只能先成建制地組建了五千弩兵,作為突擊和支援力量使用。
沒有弩兵支援的情況下,雙方士兵均是以刀劍槍戟等諸般武器近身搏斗,傷亡慘重。
戰斗持續了一個多時辰才結束。
此役,鴻胥部落守城的兩千士兵全軍覆滅,嬴開部落的攻城士兵,折損兩千八百余。
這兩千八百士兵之中,有近兩千人是第三攻城梯隊的士兵。這些士兵進入桐城之后,未經一戰,便盡數葬身火海。
從主街道和城墻之上一路追擊的士兵,傷亡近九百人。
“王上,大將軍,桐城一戰,斬敵兩千,我方戰死兩千八百余,其中近兩千士兵死于大火之中。另有重傷士兵二百余。”白巫橋簡要匯報了一下戰況。
聽完白巫橋的稟報,憤怒的嬴開罵了一句,“該死。”
本想著有了弩兵的支援,可以用最小的代價拿下桐城,沒想到竟然被一場大火燒死了近兩千士兵,一戰傷亡士兵三千,這個損失,實在是有些太大了。
“是末將失職,輕敵冒進,未能及時發現敵之陰謀,請王上和大將軍責罰。”白巫橋大聲說道。
身為攻城的領兵將軍,未能及時洞曉戰場態勢,致使近兩千士兵葬身火海,他的確負有失察之責。
“罷了,吃一塹長一智,謀師八方善用陰謀,后面的戰事,爾等需更加小心。嬴沐,明日臺山道一戰,定然慘烈,你需與眾位將軍好好研究一番才是。你是領兵大將軍,擁有作戰決策權,仗怎么打,你定。”嬴開說道。
“諾。”嬴沐領命。
嬴開離開指揮營帳,嬴沐則與眾將軍研究南山道作戰事宜。
莫守拙與無妄一同隨著嬴開離開指揮營帳,離天黑大約還有一個多時辰。
“你二人隨我去桐城看看。”
三人來到桐城,上了城墻。
城內的明火幾近熄滅,整個桐城,一片烏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