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四年正月,明武宗自太原還歸宣府,有史書記載道,“帝東西游幸,歷數千里,乘馬,腰弓矢,涉險阻,冒風雪,從者多道病,帝無倦容。”
武宗冒風雪長途奔波,很多跟隨之人因此病倒,而武宗竟無疲憊之色,體格如此強壯,怎么會三十一歲便英年早逝了呢?
但是世宗爺爺推斷很大可能是文官集團的手筆。武宗是個很有想法和作為的皇帝,他不僅擅長軍事,取得應州大捷,而且還善于權謀,利用武將系統和宦官系統來壓制文官系統獨大的局面。以楊延和為代表的文官系統很害怕,日子久遠以后,文官系統會不斷地被壓制和取代。
萬歷皇帝的性格是典型的損卦,損卦的上卦是柔弱,行事以自身的安全為第一,膽小怕事,所以不招事也不惹事,往往會給自己周圍設置很多屏障,劃一圈,做防范用。
損卦的下卦是感性。骨子里,本性上,決策的依據,都是感情彩色非常濃的,憑自己的好惡,喜歡的就做,不喜歡的,就不做,遇到麻煩會逃避,會退讓,會轉移注意力,會不負責任,但屬于性情中人,活得很舒服自在。
他追求的就是在自己圈子里享受生活,所以他會損,寧可損失權利、利益、金錢、名聲,也要讓自己活得舒服些,這就是損卦價值觀的成因。
這也是萬歷皇帝沒有像康熙皇帝一樣,在張居正活著的時候下手,而是踏踏實實等到張居死后在動手,一切源于他損卦的性格,包括剛才甩鍋給張居正的行為。
“啟稟陛下,劉忠宣雖因私廢公,雖有過錯,但無歹意,其一生行事有功于大明,瑕不掩瑜。老臣覺得還是由方尚書去處理便可,值此大災之際,正是用人之時。可令劉家戴罪立功,交出海圖的同時,詔安海盜李旦,以增我大明海上實力。”張居正建言道。
“張閣老所言實乃老成謀國之言,老臣復議。”次輔王之誥站出來附和道。
“臣亦復議!”文淵閣大學士申時行道。
曾省吾、李幼孜、劉守有、汪宗伊、呂調陽、馬自強等一批張居正手下班底一起站出來復議。
楊凡這是第一次見到張居正在朝堂上的威勢,一時風頭無兩,堪比大明曹操。年輕的萬歷皇帝面色有些難堪,因為他的建議老張沒有采取,可見劉大夏雖死,但是他劉家在朝中根深蒂固,連自家老爹張居正都站出來為劉大夏說話。
萬歷又轉身寄希望看著身旁坐著的楊凡道:“國師,就按張先生的意思辦?”
楊凡對這種損害國家利益私肥者,當然是和萬歷皇帝意愿一致讓其抄家滅族。但是自家老爹作為文官集團的一員,這個時候確實不宜下場和自家老爹唱反調。神朝軍剛起步,國內暫時以穩為主,待到自身的勢力壯大到可以一言而決再秋后算賬。
“自然是好!”楊凡淡淡微笑道。
萬歷雖然不快,但是掛損性格他冷淡道:“準奏!”
“臣等謝恩,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張居正領著眾臣一起躬身謝恩,萬歷皇帝稍微找到一些心里安慰。
張居正起身后對著楊凡問道:“國師,爾已決定明年征討盤踞在濠江島上的魔族余孽葡萄牙人,可有具體計劃?”
“自然是有,那就是實施刺殺戰術,魔族余孽葡萄牙人雖然租借在濠江島上,但其依然是我大明治下,濠江島上依然有我大明的百姓。這就便于大量武林高手潛入,針對他們的武裝力量進行定點清除,在河南時,我便派遣大量善于輕功的武林高手刺探濠江島的準確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