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王氏又給戚繼光端上了魚尾。戚繼光心想,這一定是王氏將魚的中間部分吃了,只給自己留下了魚頭和魚尾,便埋頭將魚尾吃了。到了晚上,王氏將魚腹端上,戚繼光這才知道,妻子一點魚肉也沒吃,不由大受感動。
臺州戰役,戚繼光率部在外抗擊倭寇。王氏與戚家軍家屬居住在新河城。大批倭寇忽然突襲而來,由于城內守軍很少,成內眾人萬分惶恐,值此情勢危急之下,王氏臨危不懼,動員全城女人孩子穿上戚家軍軍服立于城上,倭寇首領誤以為戚家軍主力在城內倉皇而逃,王氏上演了一出明朝版的空城計。
王氏有能力有魄力,對戚繼光又體貼,傾盡所能支持其事業,按道理說戚繼光能娶到王氏算得上三生有幸。但是王氏同時是個很有理想的女子,信奉一生一世一雙人,哪怕自己生不出兒子,也堅決不讓戚繼光納妾。
性情耿直、寧折不彎的王氏可以算得上是明代女權主義先行者,可惜錯生了時代,若是放在現代絕對是國民老婆的最佳人選。
其實對于王氏戚繼光亦是非常尊重的,凡事對其禮讓三分,由于王氏一直隨軍,名將戚繼光便有了懼內的響亮名頭。民間故事中的“馬殺雞”和“請夫人閱兵”便由此而來。
在封建禮教盛行的明代,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于是為了生兒子戚繼光只能瞞著王氏偷偷地在外面納妾。起初戚繼光確實為了生兒子,這也是王氏發現戚繼光納妾后高舉輕放的原因。
可在妾氏陳氏、沈氏先后為戚繼光生下兒子后,萬歷三年戚繼光又乃楊氏,這在王氏看來,戚繼光的行為是對他們愛情的背叛,這也為王氏在戚繼光晚年離開他埋下了伏筆。
大丫鬟王兜兒在前面走著,跟在其身后的戚繼光再三思考,亦沒有發現最近哪里得罪到王氏,但是戚繼光心里卻是愈發忐忑起來。
果不其然,大廳上方,王氏又穿上她的銀鱗山紋甲,手握血鳳偃月刀端坐在主位上,聽到動靜,睜開丹鳳眼,還未開口,戚繼光便狗腿般小跑到王氏跟前諂笑道:“今日何事,讓夫人您如此盛裝等待?”
王氏猛然起身,用力將血鳳偃月刀的刀柄在地磚上一磕,嚇得戚繼光立馬跳到一邊,王氏面容嚴肅道:“爾跳到一邊是何意?”
“夫人威武不減當年,為夫乃是被夫人英氣所攝,故此而已。”戚繼光趕緊送上一句彩虹屁給王氏,生怕晚了自己遭遇不測。
“哼!油嘴滑舌,嘴里沒有一句真話。真要是被妾身所攝,四年前又怎么會偷納了楊氏?在大明納妾是要知會正房的,爾一而再三私自瞞著我納妾,心里可有真正把我當做夫人看待?”王氏丹鳳眼一瞇,攝人心魄的寒芒讓戚繼光不禁打起鼓來。
“四年前的事你是知道的,我被屬下算計,酒后要了楊氏身子,沒想到楊氏便懷上興國,吾不能讓戚家子嗣流落在外,故此才納了楊氏。阿瑛!爾乃是吾明媒正娶的妻子,吾能有今日成就,夫人占了大半功勞,吾向來對夫人你敬重有佳,又怎么敢不把您當做夫人看待。”戚繼光右手直擺,臉上帶著拘謹的笑容,哪還有一絲在外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名將形象。
“說得比唱得還好聽,記得當年誰在吾面前信誓旦旦說今生有吾一人足矣的,若是食言,便死于此刀之下。戚大都督,今日是否該飲刀自刎?”王氏瞇著眼睛猛然睜開怒視著戚繼光,將手中的血鳳偃月刀架在戚繼光脖子上,大有一言不合便斬下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