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提到的“靈體分離”境界,就是要做到**的痛苦對人的意識不產生干擾,將精神集中于控制真氣運行的這件事上。
對于這種心法,楊光倒是深有體會的。
想當初自己剛開始練槍時,渾身上下都疼痛難忍,但又要做到一動不動。
之所以堅持下來,靠的就是自己琢磨出來一種方法。
他發現,當自己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準心和槍靶上面時,身體上的痛苦似乎就減輕了。
其實疼痛還是客觀存在的,只是把它選擇性的忽視掉了而已。
楊光的這個方法,很像《煉體功》心法之中運用到的冥想術。
這套創于華夏的《煉體功》心法,之所以采納了來自天竺苦行僧修行的冥想術。
是因為冥想術擅長于摒棄**的感受,讓精神凌駕于肉身之上。
心法將冥想和入定,兩者合而為一。
冥想術是為了忘卻肉身的苦痛,而入定則是排除心中的雜念。
對于心法這方面,老林頭的心得筆記寫得比較多。
其中“物極必反,道窮則變”這句話,隱隱的給了楊光一點啟示,但那個概念還有些模糊。
楊光講功法和心法仔細看過一遍,確認記下來了之后,把書合上。
李若琳見狀說道:“看完了吧,要不你先試一次,我給你護法。”
“好!我試試。”
楊光正有此意,只有親身嘗試一下,才能有所體會。
楊光坐定之后,抱元守一。
由于有了之前的經驗,很快便做到氣隨意動。
引導著真氣進入經脈之后,按照運行線路流動起來。
按照運行順序,真氣在十二經脈中運轉一周之后,楊光突然感到四周有一絲絲涼意沁入體內。
這應該就是身體細胞在真氣的作用下,開始加速吸收靈氣的感覺了。
很快,那絲絲涼意隨著真氣的流動,進入經脈和五臟六腑之中。
道最后,那一陣陣的涼意似乎開始滲入骨髓之中,那種滋味十分古怪。
不一會,楊光便感覺身體開始由冷轉熱起來。
接著便是像針扎一般的疼痛,從內而外,迅速擴展到了全身范圍。
楊光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并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疼痛打斷運功進程。
他深深的吸氣,運用冥想術的法門,試圖忽視身體的疼痛。
由于楊光有過六年“苦行僧”式的意志磨練經驗,所以很順利就進入了冥想狀態。
他將精神集中起來,控制著真氣的走向。
疼痛雖然還在,但已經影響不到他的思維了。
熟悉了線路之后,楊光把真氣運轉速度逐漸提高起來,很快,他已經將真氣順暢的運轉了三周。
他發現,每運轉一周之后,身體的疼痛就會加強一分。
運轉到十七周之后,身體的痛苦已經開始讓楊光無法忍受起來。
他苦苦堅持,死守著自己最后的一絲清明理智。
十八周……
十九周……
痛苦越來越強,痛徹骨髓。
就在他的抵抗即將崩潰時,腦子里突然浮現老林頭寫的那句話。
“物極必反,道窮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