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一入場,就成了全場關注的焦點。
這個進學校第一天,就敢和三年級打擂臺的家伙,看上去是一臉的平靜,完全不像是裝出來的。
直播房間的鏡頭也給了楊光,立刻引發了一陣彈幕。
“這個男孩子很帥啊!”
“是啊!這一屆的校草就是他了!”
“他好像很淡定嘛,一點都緊張,看來有些自信哦。”
“新生都是這樣的啦,剛考進南大的時候,哪個沒有自信。”
“也是,可惜了,那個孔建龍好像已經是精英級高階了。”
“剛入學就要被打擊自信了,好慘……”
……
楊光等人找了個地方坐下之后,開始觀看擂臺上的比賽。
所謂擂臺,是一個邊長百米的四方形場地。
是由一萬個頂端一米見方的長方體構件組成的,這些部件可以升高降低,隨機形成一些地形。
擂臺下埋設了護盾裝置,在擂臺周圍產生了一個直徑一百五十米的半圓形能量護罩,防止流彈或者劍氣之類的誤傷觀眾。
這種能量護罩,和荒野區穿行的空軌列車使用的能量護罩差不多,只是強度更大而已。
打擂雙方使用的武器護甲,也是統一提供的,護甲很厚實,而武器則刻意的弱化了。
這也是為了防止出現意外。
在南大,這樣的擂臺賽舉辦得頻密,而且天天都有。
同學之間、專業之間、小隊之間……因為各種原因來打擂的絡繹不絕。
雖然在模擬倉也可以私下比賽,并且還能無所顧慮,但總歸沒有這里打得真實。
最主要是在這里打觀眾多,還能搞點彩頭出來賭一下,更有意思。
擂臺上的兩人都是體術專業的學生,一人空手,只帶了一雙手套,另一人則是使用一對短斧。
這兩名學生現在對戰的地形,高地不平,對戰雙方都需要充分的考慮地形的特點,加以利用,比較貼近實戰。
兩人打得不相上下,實力都是很不錯的,看樣子在時間結束之內,是沒辦法把對方打倒的了,只能根據擂臺的智能計分器評出勝負來。
一次擂臺賽只有一場,二十分鐘整。
裁判也是有的,是人工智能。
擂臺周圍包括地上都布滿了攝像頭,360度無死角拍攝,絕對不會誤判。
時間打滿,如果沒有取得KO,則是按照二十分鐘內自個的表現,決定勝利者。
KO的標準很簡單,擊中失去護甲的要害部位,即被判定為KO。
也就是說,要先把對方身上的護甲打碎,然后打中沒有護甲保護的要害部位,比如胸口、頭部、脖子……等。
至于是否有效,智能裁判會做出判定。
看了一陣之后,那個孔建龍也出場了,他的身后同樣的也是跟來了不少人。
這些人一看就是些老生,他們沖著楊光這一邊的新生們望來,感覺并不是那么友善。
楊光不由暗自苦笑,這次約架,還真的導致自己被高年級的敵視了。
不過楊光也確信,一旦武家搶名額的丑事被證實了,這些人也會對自己改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