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寒松聽譚秋雨這么一說,溫言寬慰道:“這當然不能怪你,當年我還在任的時候,我們南大就一直被那兩位皇子不斷排擠。
不但資源分配也很不公,在生源方面也是對我們刻意刁難,南大一年不如一年,積弱已久了。
所以這五年一直進不了前三,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譚秋雨道:“好在現在形式不同了,皇帝也開始對他那兩個兒子不滿起來,三年前把三皇子送來南大,今年又把小公主送來,也是想重新倚重我們南大。”
他接著嘆道:“不過您說得對,南大積弱已久,只怕也很難有所作為了。
顧老,我身上這副擔子很重啊,恐怕您得多提攜一下才行。”
顧寒松先是拍了拍譚秋雨的肩膀,表示了自己對他的支持。
然后冷哼了一聲,說道:“那兩個皇子太不像話了,他們本來是各自把三皇子和小公主把持在自己手里,這次小公主能來南大,還是多虧了皇帝的一力支持。
二十二年前開始的那場六年之戰,這兩個皇子可能不放在心上了,可是皇帝還是記得的。
他也知道現在的情況比當年還要嚴重,皇帝雖然不如當年神勇了,可畢竟還是不糊涂的。”
譚秋雨聞言更是眉頭緊蹙,在這種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局勢下,他這個南大校長是很不好當的。
他更愿意秉持自己當年的理念,當一個純粹的武者,在戰場上和妖魔為敵。
因為譚秋雨知道:人,遠比妖魔還要難以對付。
所以當年顧寒松想讓他當這個南大校長時,譚秋雨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后巨大的責任感戰勝了他的顧慮和理智,讓他答應了下來。
可當他接手了之后,才發現事情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更加復雜。
當朝的大皇子和二皇子弄權,把持著多數的軍隊,五大名校也被他們安插和收買了很多人,為他們賣命。
當時,南大的校長顧寒松是最不肯買賬的人,所以兩個皇子在南大的影響是最小的,但南大也因此成為了受到暗中打壓和削弱的對象。
南大和其它四大名校的實力對比,更是一年比一年懸殊了起來,已經是獨木難支的態勢了。
如今情勢不妙,皇帝卻又想起再度倚重南大,這相當于一下子把他們放到火架上烤,再也沒多少回旋的余地了。
顧寒松見譚秋雨壓力沉重的樣子,再度安慰道:“秋雨,你放心,我雖然老朽不中用了,但我還是會力所能及幫你的。
加上我那些老朋友們也都還健在,大不了我再去賣賣老臉,請他們出山好了。”
譚秋雨聞言眼睛一亮,看著顧寒松驚喜的道:“顧老此言當真?”
他知道那幾位令自己當年崇拜不已的前輩有多大的能耐,如果能夠請動他們出山,那的確會是一種不可估量的助力。
顧寒松很肯定的點頭道:“你忘了一個多月前觀瀾苑那邊的消息嗎?
我那些老朋友現在怕是也閑不住了,三皇子能夠見得到他們,這本身就能說明一些問題了。
這其中的利害關系有點微妙,但也只隔著一層窗戶紙而已。
我那林老弟這些年是越來越厲害了,哈哈……”
譚秋雨聽了顧寒松的話,便馬上明白了,心中也是為前輩們天馬行空一般的妙招而暗暗喝彩。
上次三皇子在觀瀾苑和那些老前輩們相見的事,譚秋雨當天就知道了,只是他當時沒有細想,因為他無法猜度那些老前輩們的心思。
現在顧老這么一說,譚秋雨馬上知道是怎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