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根白線一出現就以較快的速度往上沖了去。
以魯逸上次觀察別人測靈根時的情況來衡量的話,這人的總靈根數應該也會超過四十。
此人的總靈根數也果然如魯逸猜測的那樣,很快那跟白線就在眾人的注視下沖破了刻著四十的刻度。
并且在超過這個刻度后,這根白線的速度并沒有停止,而是降低到了一定的速度,依然在往上沖去。
在附近觀望的那名長老在看見自家幼子的總靈根超過四十后,緊握的拳頭也松了下來,臉上開始露出了笑容。
尤其是看見那根白線在超過四十后,依然不停的往上沖去時,內心的喜悅更甚了幾分。
畢竟總靈根代表著的是這名修仙者的修煉速度和消耗資源的多寡,自然是越高越好。
像魯逸這樣的總靈根為滿靈根的人,不僅修煉速度快同期的人很多,而且消耗的資源也小了很多。
這也是宗門測量靈根時,第一就測的總靈根數。
因為如果一個人的總靈根數太低的話,就沒必要修仙了,就好比一個總靈根為十點的修仙者,他修煉的速度將是魯逸的八分之一,
也就是說,他們兩個要是同期弟子,等魯逸金丹、甚至元嬰了,這名弟子可能還在煉氣期。
而且這人在煉氣期消耗掉的資源還得是魯逸的八倍,對于這樣總靈根底下的人,沒有哪個宗門愿意去花費如此巨大的代價培養。
還是那句話,宗門不是慈善機構,培育這些弟子最后的目的也是需要這些弟子以后實力強大了再為宗門賺取更多的資源,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當然,要是這樣總靈根數量低下的人生在一個非常強大的修仙者家族,而且他的父輩也同時擁有強大的資源,那么還是有可能獲得培養的,不過更大的可能是被放棄。
由此可以看出,總靈根對于一個修仙者的重要性,一個修仙者的總靈根如果太低的話,就幾乎等于和修仙告別了。
因此這名長老在看見自家的幼子的總靈根超過四十后才露出了如此欣慰的表情來。
只要他著幼子的總靈根數超過了四十,那么就已經有了成為丹道宗內門弟子的資格。
能否成為丹道宗內門弟子的資格,對于這些長老子孫來說是很關鍵的。
這里面的原因主要和丹道宗的一項規定有關,那就是要想成為親傳弟子不僅要被長老或者宗主收為弟子,還得這人本身的資質就可以成為丹道宗內門弟子,如此才行。
其實一開始丹道宗是沒有這項規定的,主要是后來太多的長老的子孫資質實在太差了。
這些人因為父輩或者祖輩是長老了,在沒有其他條件限制下,自然從一出生就成為了親傳弟子,從而占了太多丹道宗的資源。
由于丹道宗的資源大頭都被這些人占了去,導致了一些真正資質好的弟子沒有得到足夠的資源,從而修煉緩慢,最后丹道宗青黃不接,差點在某一段時間斷了傳承。
丹道宗的排名也一掉再掉,差點掉出六大宗門的位置。
后來在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宗主強勢執行下,才定下了這項規定,也正是因為這項規定的定下,丹道宗岌岌可危的情況才得以有了轉機。
是以從此就有了這項規定,那就是長老子孫想要成為一名親傳弟子,那么這名長老子孫本身的資質至少要達到丹道宗內門弟子的資格,才能被收為親傳弟子。
正是因為以上的原因,這名觀望測靈根的長老才如此的高興。
他這幼子的總靈根數超過四十,擁有了成為丹道宗內門弟子的資格,就等于可以成為一名丹道宗的親傳弟子了。
可別小看內門弟子和親傳弟子間的差距,雖然他這樣的長老不缺平常的資源,可關鍵性的資源不僅他缺,整個丹道宗都是缺的。
很多關鍵性的資源不是他是長老就可以得到的,畢竟他的子孫要是資質太差的話,他也沒臉去討要資源。
丹道宗又不是他一個長老有子孫后代,如果同樣是長老,他的子孫資質比不上別的長老子孫的資質,不管是宗主還是其他的長老,都不會支持把資源給他這資質不行的子孫的。
這位長老擔心的事情,其實也是魯逸現在擔心的事情。
作為一個總靈根為滿靈根的人,魯逸是注定要成為元嬰期修士的人,只要他一成為元嬰境強者,就算他不去做丹道宗的宗主之位,有什么重大的決定也會讓他決定的。
到了那時候他自己自然是不缺資源的,可不凡和董欣彤的資源還得他去弄。
到時候普通的一些資源他可以很輕松的弄到。
可一些關鍵性資源,如果不凡和董欣彤的資質真的太差的話,他就算動用自己的權利,傾斜幾次還行。
如果一直這樣傾斜的話,就算別人敢怒不敢言,他自己內心也過不了自己的那一關。
因此現在見這位第一個上場的長老子孫總靈根不僅超過四十,現在仍然往上沖去時,魯逸眼中不自覺的露出了羨慕的眼光。
說時遲那時快,這根白線在超過四十刻度后,再次的超過了五十的刻度。
而且速度雖然緩慢,卻依然在往上面沖去,最后停在了五十五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