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高維信息的夏銘,宛若跨越了時空長河。
俯瞰神秘詭譎的【靈界】和【星界】所代表的宙宇界海。
諸天萬界的光點一晃而過。
而【靈界】之中,一道道偉岸恐怖的奇觀印入眼簾。
【超凡之門】!
【白銀之海】!
【真實之鄉】!
【靈性走廊】!
【秩序天梯】!
【通天之塔】!
【升格祭臺】!
【悼亡之河】!
………
一本本經典被無名之霧顯化而出。
綻放圣賢教化之光!
包括但不限于《論語》、《中庸》、《周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道德經》!
…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啊!”
夏銘最后勉強守住本心,保留一點清明。
《道德經》化作一道流光飛入夏銘的靈魂之中,庇護著這一點清明之光。
而其他的圣賢經典則是不斷發散教化之光,凈化那些已經被污染扭曲的靈魂碎片!
夏銘的靈魂已經崩潰碎裂!
一塊塊靈魂碎片開始重組,鳳凰真火、南明離火、涅槃圣火重新點燃!
因為夏銘將此前所剩余的世界原力全部做了薪柴,用來點火!
不瘋魔!不成活!
浴火重生!
涅槃不滅!
夏銘也是把心一橫。
那些有著污染的“靈性”也隨之注入火焰之中燃燒!
“靈性”之力開始滋補夏銘受創的靈魂。
第一序列,超凡之門,潮汐近海?
不不不!
而是魚躍龍門,由潮汐近海進入白銀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