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木拉此時已下定決心,淡然一笑道:“搬回原居地就不用了,我們遷移一次不易,來到這已居住了一年之久,不想反復搬遷了。但是某還是會助你們梁軍一臂之力,既是為了報仇雪恨,也是為了防止朱羅軍再繼續東進,否則朱羅軍繼續來犯,我們又要背井離鄉。”
“那就多些族長了,事成之后,我軍必有重謝!”
……
千柱原的那座孤峰下,孟獲,高順,還有剛趕來不久的典韋后軍,再次對山嶺上的朱羅軍發起了猛攻。
但這種攻擊是看似聲勢浩大,但實際梁軍用力并不猛。按諸葛亮的說法就是,要盡量給朱羅軍一個印象。這個印象就是梁軍在全力進攻,而且傷亡不小,但山上朱羅軍的防御壓力很大,不增援兵力就守不了很長時間。
這么做當然是為了誘騙朱羅軍向山嶺上調集更多的兵力。
只見山峰腳下,鼓聲隆隆,號角齊鳴。黑壓壓一片的梁軍兵士從四面向山嶺上進攻。長弓發射的重箭,弩炮發射的石彈,火彈如同飛蝗冰雹般向山坡上覆蓋射擊。
幸虧這山上林木屬于熱帶雨林,否則整個山都要燃燒起來。而后成排的步卒列著隊形順著幾道坡路向山頭涌來。
這些步卒有的是蠻人的藤甲兵,有的是系統軍團的槍盾兵。為了假造聲勢,每三個人就打一面旌旗。
山頂的番軍巨弩持續的對山下發射著弩槍,但它們的發射頻率極低,又幾乎沒有準頭,所以幾乎不會對梁軍造成傷亡。
但是當梁軍步卒抵近半山腰時,番軍的滾木擂石,箭矢也同樣如冰雹般落下。梁軍慘叫聲不絕于耳,這其中大多是梁軍假喊假叫的。
即便如此,在梁軍弩炮,長弓的助力下,梁軍的前鋒先登死士,幾度突破朱羅軍設在半山腰的防線。然后又被前來支援的朱羅軍頂了回來。
夕陽西下的時刻,梁軍收兵的鑼聲四面響起,這一天的攻擊又結束了。梁軍兵士擔著尸體狼狽的退回山腳下的營寨之中。當然大多“尸體”都是麻包裹著麻布偽裝的。
高順在中軍大帳設宴犒賞了今日領軍作戰的將領,對大家說道:“汝等今日戲演的不錯,達到了諸葛參軍的要求。”
眾人轟然而笑。旁邊的典韋道:“現在想必那朱羅軍已開始向山上增援兵力了,萬事俱備,只等能找到秘密通道的人回來關籠子了。”
此時,令兵入帳來報,說張表回來了,而且濮人首領王木拉派來的向導,跟著張表一起來了。高順,諸葛亮聞言大喜,立刻吩咐人將他們迎入大帳。
張表這次帶回來幾個向導,為首者是個濮族老獵人。據說,他對千柱原中八十三座山峰都了如指掌,對山腹和地下的溶洞分布也是了然于胸。
這個老獵人看了看高順攤開的軍事地圖,便立刻給大家解釋了起來。
被梁軍圍攻的這座山峰叫霸王嶺,嶺中確實有個超級溶洞,能藏兵數萬人。這個溶洞也確實有通往外界的通道,而且還不止一條,而是有五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