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諸如網球、高爾夫什么的,她都玩不起。
酒過三巡,切入正題。
“子彤,你要考大學我很支持你,你一定能行的!”
馬丹丹對趙子彤也是無腦的崇拜。
或者說,是她對一切事情都抱著美好的幻想。
“只要你的dse成績高,你可以申請的大學就很多了。”
于文茵夾起一塊鮮嫩爽滑的多寶魚,對著趙子彤說道:
“一共有三大升學方向,香港dse的成績全球412所大學認可。”
港籍生除了可以申請11所香港本地高校及280多所國際高校之外,
持有回鄉證的港籍生,
可憑借dse成績免試申請大陸127所大學(含“雙一流大學”)。
而大陸的學生同樣可以用dse成績申請香港本地及海外高校,
但是不能申請大陸高校。
大陸考生僅能通過高考進入大陸的任何一所高校。
香港政府每年會在15000個政府資助名額的基礎上另外撥出20%的名額作為非本地生申請香港高校的錄取名額。
而這20%的名額中,只有30-40%是給大陸學生(同時接納大陸高考以及alevels、sat、ib等國際考試成績的申請)。
而且在這批錄取名額內的學生,學費不會得到政府資助。
通常是香港本地學生的3-4倍。
所以說,內地學生去香港讀大學真的特別貴。
內地生即便在dse中考取了高分,
由于學位有限和競爭激烈,錄取機會依舊很渺茫。
對于香港的大學而言,只是多開放了一個升學途徑給內地生,
但不代表你的申請一定會被錄取。
因為和你一起競爭的還有高考的高分考生和a-levels、sat、ib等學霸。
也就是說,內地生參加dse沒有太大優勢。
這么一對比,也很明顯地看出,
通過dse考取名校較容易的這個優勢是針對港籍生的。
這一次,趙子彤又無比慶幸自己取得了香港戶口。
因為在香港讀大學,就會大陸學生便宜很多。
“第一種可以申請的大學:大陸122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名校,”
“不過僅適用于有香港身份證和大陸回鄉證的學生。”
于文茵解釋道;
這里特別要說明一些,港澳臺申請大陸名校的分數特別低。
就拿清華北大來說,
對北京戶口夠友好了吧,
但是香港戶口的學生的分數比有北京戶口的分數低多了。
所以,高考也不存在絕對的公平……
“第二種可以申請的大學:香港11所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公立名校。
“第三種可以申請的大學:海外16國279所,包括:
英國:牛津、劍橋等120所名校。
美國:耶魯、紐約大學等47所名校。
澳洲:澳洲國立、悉尼大學等36所名校。
加拿大:多倫多等30所名校。
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南洋理工等3所。”
哇塞……
雖然還沒考上,但是聽到這些世界一流名校的名字,
趙子彤都流口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