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趙子彤一臉問號的樣子,于文茵笑道:
“沒有那么復雜啦,就拿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來說。”
“香港大學的計分方式是:best5,best6,4c+2x。”
“香港中文大學的計分方式是趙子彤完全就是黑人問號臉。
這個香港的教育制度和大陸也相差太多了吧。
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趙子彤趕緊喝下一大罐冰凍的啤酒壓壓驚。
“c代表核心科目,x代表選修科目,m1或m2是指定的數學延伸科,best5或best6指全部考試科目中最好的幾門成績。”
所以,在香港申請好的大學,除了中文、英文、數學、通識教育之外還有兩門選修?
“選修指的是什么?”
趙子彤越聽越暈了。
選修?
選修不是大學才有的嘛。
“香港dse考試科目必修科:中文、英文、通識、數學。”
“選修科是:化學、物理、生物、地理、歷史等。”
“dse考試為4門必修科目+2門選修科,”
“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優勢,選擇符合自己的文科,理科,或文理兼修科目進行考試。”
“考試科目成績2年內有效,最后只需選擇最好成績的科目申請大學即可。”
這樣一解釋,趙子彤就明白了,
廣東省考是“就是3+x+文綜(理綜)”
香港的des就是“4+2x“嘛。
于文茵見她一臉恍然大悟的樣子,心里也覺得有些好笑。
一直在上課睡覺的她,能聽到現在已然是不錯了。
“香港大學的高分專業,例如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是6科加權后要求45分,”
“牙醫6科加權后要求44分,內外全科醫學6科加權后要求38分。”
“低分專業,例如幼教及特殊教育專業5科要求23分,文學專業5科要求26分。”
“香港中文大學高分專業,例如環球醫學領袖培訓6科加權后要求40分,”
“環球商業6科加權后要求39分,計量金融及風險管理5科加權后要求32分。”
“低分專業,例如社會學5科要求24分,理學專業5科要求26分。”
45分??
4+2x不是6科嗎?
45除以6,平均每科7.5分,
每科滿分不是5分嗎??
見趙子彤沉默不語,于文茵還以為她準備放棄了。
她原本沒把這件事放心上。
她以為趙子彤就是想隨便了解一下。
現在知道了有難度就會打退堂鼓。
“沒關系的,子彤,就算不上大學,人生也有很多其他的機會……”
趙子彤回過神來,趕緊繼續追問道:
“每科滿分是5分嗎?”
啊?
還沒放棄嗎?
于文茵有一種錯覺。
5分很容易?
在于文茵的認知中,
就趙子彤就這個一上課就睡覺的“學渣”,
拿「3、3、2、2」的基本錄取線都有困難。
中學畢業,子彤就徹底放棄了考大學。
現在自己都快畢業了,她才來說想考大學。
她真的以為考大學就跟吃個叉燒飯那么簡單嗎?
雖然于文茵也承認趙子彤是挺漂亮的。
但是不是于文茵盲目自信,
在三個人當中,她認為自己的智商是最高的。
雖然是閨蜜,但是總免不了要比較一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