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和小女朋友買了票,放映廳里除了他們之外,只有三個人。
兩個情侶坐在最后排,一看就不是來看電影的。
剩下一個,一進來倒頭就睡,蹭空調的。
“....”
“要不我們還是換部電影吧?”
小女生很珍惜和徐永在一起的時間,在她看來這是“約會”,好好地氛圍,怎么能被一部爛片破壞呢?
“看吧,票都買了。”
徐永硬著頭皮帶著小女朋友落座,看《單刀赴會》是他提議的,改換別的電影,豈不是丟面子?
三五個廣告之后,電影開始。
開頭是一份泛黃的報紙。
仔細看能看到報紙上“大公報”幾個字,剩下的小字看得有點吃力,好在打出了字幕。
我中華健兒,
此次單刀赴會,
萬里關山,
此刻國運艱難,望君奮勇向前,讓我后輩遠離這般苦難
——1932年《大公報》
“這就是電影名的來源?”
徐永猜測到。
后面的畫面陸續播放,像黑白電影一樣,還帶著波動起伏的白線,好像信號、畫質都不好一樣,顯得極有年代感。
大熒幕上,賽道兩邊站滿了人,賽道中央,一個短袖短褲的運動員舉旗走過。
然后又是字幕。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華夏代表團,1人。
等那名運動員完全過場,老式黑白電影一樣的畫面才過去,變成了正常的電影。
“怎么打起仗來了?”
徐永看懵了,體育電影突然變得炮火連天這是怎么回事?
小女生成績應該不錯,知識面很廣,在他旁邊解釋道:“剛剛說洛杉磯奧運會是1932年,那現在華夏正好處于戰火之中,因為1931年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小日子侵占東三省。”
“哦...”徐永顯然沒什么興趣。
電影繼續播放,山河淪陷,國破家亡,而畫面一轉,美利堅洛杉磯即將舉辦的第十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而在此時,華夏獲得了參加奧運會的機會。
“西方人都說,華夏人是東亞病夫。”
奧委會代表人操著一口蹩腳的中文,希望華夏人能證明自己。
然而,對于當時的華夏來說,參加奧運會簡直是癡心妄想。
后面的一個小故事直接解釋了到底有多難。
某個學校里,一群膚色各異的學生談論各種關于奧運的話題,聊得火熱。
一個男孩說:“但我們國家,不知道能不能派出運動員了……”
其他學生問他來自哪里。
他小心翼翼地回答:“華夏。”
徐永看得憋屈死了,不敢加入其他人的對話,不敢提及國際上的地位,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行,他先忍著,欲揚先抑這種典型的表現手法,他懂,后面這口氣出不出來,他非找同學一起黑這部電影不可。
然后劉長青出來了。
徐永大概算了算,剛才那些廢話場景足足過了五分鐘,到這時候主角才終于出現。
得知華夏可以參加奧運后,劉長青給體育局寫信。
但當時華夏炮火連天,政府財政緊張,小日子虎視眈眈。
“現在國難當頭,政府財政吃緊,關于奧林匹克的事,我們以后慢慢談。”
體育總局撕毀了他的“請戰書”。
“要是我們華夏有自己的贊助商就好了。”
劉長青這么想著,想盡所有辦法籌集經費,好不容易籌集到了,小日子又冒出來,威逼利誘讓他代表偽滿洲參賽。
“茍余之良心尚在,熱血尚流,則又豈可忘記祖國而為傀儡偽國做牛馬耶?”
劉長青誓死不從,最后迫于無奈參加了一次中日德三國田徑。
然后...輸了。
聲勢跌落谷底,人們也對他不再抱有期望,好不容易爭取來的贊助,也差點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