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堯山村呀,便不得不提一個很遙遠的傳說......說是村外有片楓林,林邊有座山峰,叫做祝女峰,峰下蓄了一洼潭水,叫做龍家潭。潭水深達千尺,幽綠不見其底。”
說話的乃是一個三十歲的中年婦女。
厚皮大衣,頭戴珠釵,身處一間小木屋,坐于桌旁,有聲有色。
她身前聚集了一幫孩童。
這些孩童參差不齊,大者十一二歲,小者七八。
婦女繼續講道。
村里有種人,叫作“妖怪新娘”。
此番稱呼源自一種習俗,每年端月初八,村里的人都會向潭中投放一名女子,外加上八百壇美酒,說是潭中居了一妖怪,叫做鼮鯠(庭來),貪好酒色,每年都要娶一位年輕貌美的新娘。
若是得不到滿足,便要怒作狂風,引電掀雨,方圓百里都要遭殃。
這名被投放的女子便被稱為‘妖怪新娘’。
于是乎每年這個時候,全村數百號人家齊聚一處,以抽簽選出一號人家。
凡是選中,得拿出家中一名年過十六的女子,以作‘新娘’。
抽簽之日,八公草木,驚心動魄。
但凡被選中,萬念俱灰,未被選中的,憂患來年。
因為他們都知道,被投進深潭的‘新娘’,沒有一個能活著出來。
此番習俗,持續了百年,每家每戶,年年輪換,直至一年,一個名叫休的女子被選中了。
休的家中只有三人,除了她自己之外,母親葛氏身患惡疾,行動不便,還有一妹妹剛及舞勺(十三)。
祝身性淳樸善良,包辦了家中大小粗活,年過十八,正是芳齡,卻是家中的支柱,十多年來,生活雖說清貧,卻也安樂,直至厄運降頭,猶如晴天霹靂。
家中老母高齡,妹妹又年幼,這份厄運自然落到了她的身上。
最令人痛惜的是,休前不久許配給了隔家的張氏。這桃李年華、又是新婚燕兒,卻要與愛人生生拆散,實是痛心徹骨。
婦女一邊說話,一邊將目光從眾孩童身上掃過,只見他們睜著大眼睛,聽得聚精會神。
到了舉行儀式那一天,休穿著大婚喜服,頭蓋紅綢,被村民捆綁在潭邊。腳捆巨石,防她回游,勢要將她沉入潭底。
這身喜服本是她大婚時穿的,沒想到今日卻要穿此服獻身妖怪。
她的母親拿著白色的繡花巾,在潭邊一邊抹淚一邊哀嚎,卻也無濟于事。
村民眼見這幅場景,也是于心不忍。可這是村中上百年的習俗,誰也不能違背。直待到正午之時,行刑者要將休推入潭中,可就在此時,潭中的水一陣澎湃,驟然生出一道漩渦,休不等行刑,伴著八百壇美酒,往旋渦中一跳,淹沒其中,沉入潭底不見了,村民乍見此景,暗暗納罕。
“啊,她自己跳入潭中,難不成嚇瘋了!”
忽然一個年齡稍大的女童說道。
婦女側顧女童,微微一笑,繼續道來。
潭水很快恢復了平靜,村民四散而歸,只有她的母親葛氏依舊留在潭邊,哭了一天一夜。待到第二日,她才磕磕跘跘回到家中,卻發現休坐在床上,毫發未損,當即又驚又喜。跑到她面前,卻見休哭哭啼啼,問她怎么回事,休只是搖頭哭泣,答不出話來。老母葛氏起初欣喜,可過不了多久,心中開始驚異,自己明明親眼見她葬身潭下,次日怎么好端端坐在床上,越想越是詫異。你們可知,發生了什么?
婦女看向眾孩童,忽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