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有云,盤古死后,其頭部化作泰山,縱橫南北,高聳入云,氣勢磅礴,自古以來,享以“五岳獨尊”的稱號,真乃一絕佳風景之地。
沂州泰安城位于泰山腳下,依山而建,山城一體。
“泰山安則四海皆安”,
泰安正是因泰山而得名。
這泰安城雖比不得江南姑蘇之秀美,亦比不得洛陽之繁華,卻也是個民生安平的富庶之地。
這一日,太陽初生,街上早已人來人往,摩肩接踵。
小城像是迎來了一時興盛,城北郊區空前熱鬧。
一路之上,車響馬蹄,不絕入耳。
城北道是通向泰山的途徑,途中客棧那是接二連三。
但是今日行旅源源不絕,一大早便都坐了個滿朝天。
馬路之旁,緣來飯店。
飯店中嘈聲栽道,摩肩接踵,
店中堂子雖大,依舊擠滿了人。
但旅客如泉涌,仍是絡繹不絕。
掌柜費盡唇舌,好不容易又拼了數桌,仍然有許多人無處安置,只得隨意坐于門前。
這時馬蹄聲響,忽然又多出兩騎馬來。
門前數人一聽,大是抱怨,“怎么又來人了!”
人還沒到,聲先傳入,“店家,趕緊來一桌早點,我哥倆趕時間。”
伙計迎來,笑臉相迎,“哎喲不巧客觀,今日小店確實人多,當前實在難以給兩位騰出一桌,只得委屈您二位稍微等一等了。”
那男子皺眉,“你隨便拼一桌不就得了,我們都趕著上山去觀看泰山大會,耽誤不得,錢不會少給你。”
那人口音濃重,卻非本地人。
店伙計賠笑道,“大爺,你瞧,我這堂子里的客人沒有一個不是去看泰山大會的,這大會十年一次,大伙兒都急著去看,怕真是沒法立馬給二位拼出一桌,二位若是不嫌棄,就在門前小地將就將就。”
那兩個男子瞧了店中的光景,蹙眉不語。
門前一個漢子手中拾著包子,嚼了一口,說道,“老兄,你就坐這兒吧,吃了飯填飽肚子再說。”說罷騰出了一塊空地。
兩個男子心想只能如此,作禮稱謝,于是坐了下來。
店伙計立馬端來包子稀飯,遞于二人。
那男子喝了一碗粥,向著剛才讓座的漢子打聽,“兄弟,我和我師弟是外地人,從來沒參加過泰山大會,不知這大會在泰山哪座峰舉行?”
那漢子身旁一個坐了個腳夫,回答道,“自然在玉皇峰了。那封頂有個禪臺,到時候人滿為患,可得早點去。”
那男子又問,“這泰山大會歷來都是這么多人前來觀看?”
這次那讓座的漢子說道,“大伙都是凡人,平日里哪里見過什么靈獸,這稷山書院與御天城都是御家大派,大伙都想借機瞧個熱鬧。”
那腳夫又道,“今年來看的可比十年前的多了,想必今年兩派的角逐更是激烈。”
那漢子“嘿嘿”一笑,“十年前稷山書院可輸得慘咧,想必他們這一次鐵了心要一雪前恥。”
泰山大會,十年一度。
原來又到了觀賞靈獸的盛世,御天城與稷山書院兩大御家門派之爭,自然是矚目無限。
慕名前來者,爭先恐后,蜂擁成群,都盼見一見靈獸之風采。
那幾人聊得正歡,然而此時,店中角落,一名中年婦女,懷中攬著一個男孩,墨綠長裙,輕裝素裹,雖為人母,尤有風姿。
婦人雖婀娜,但她面纏紗巾,將臉部和嘴巴都遮了起來。
而那男孩,口中不時咀嚼著一個饅頭。
夫人身畔緊挨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粗衣素布,任誰也不能留意。
那男孩聽了門前幾人對答,扭頭看著婦人,急急說道,“阿丑毒,這泰山大會上的靈獸有什么好看的,咱們非得去湊這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