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身著灰僧袍,一路不緊不慢地走過,卻無半點汗澤,也無半點灰塵。
一塵不染。
仿佛是從天上來一般。
小僧彌手上,捧著一些東西,被布匹遮掩著,其上更有禁制。
尋常人見不得。
兩和尚緩步而來。
卻朝著臺上還未下來的玄奘道:“阿彌陀佛,玄奘法師方才所講,老衲已盡數所聞。
然,天道昭昭輪回深陷,世人迷昧不解苦,難渡彼岸海。
縱爾學究天人,又奉唐皇之命,召集諸賢以廣度天下苦人,廣開門庭招納諸賢,以求超脫之道。
然,人力窮盡時,何以與天地抗衡?
又何以超脫?
爾所講,皆是自身超脫之法,也尋的是己身超然之道。
此法雖好,卻并非大道。”
玄奘:“……”
他被這老和尚的話震住,“敢問,何為大道?”
他們所求非大道。
那何以為大道呢?
道,又在何方?
“度盡天下人,度盡苦難人,度盡世間罪惡根源,方是大道。”
老和尚回答道:“爾所講,此所求,皆是度己之法,度己之道,非是度人之道也,此乃小乘佛法。”
“小乘佛法?”
玄奘一愣神,又好奇問道:“既為小乘佛法,那必然有大成佛法,不知法師所言可是那大乘佛法?”
“然也。”
聽聞此言,老和尚自是點點頭。
心中對于玄奘甚是滿意。
“不愧是金蟬子轉世。”
他心中默默想著,“也不愧是佛祖座下弟子,有幾分佛意了。”
“請問法師,那大乘佛法,何處有?”
玄奘心有好奇,“貧僧玄奘,愿以一己之力求取得大乘佛法真經,以度盡世人,度盡天下罪惡根源,雖死無悔。”
“爾愿放下著滾滾紅塵,放下這舉足輕重的名譽?”
老和尚問道:“今,爾乃大唐高僧,乃世人尊敬的玄奘法師,若去求取真經,些許都將化作虛無浮云便去。”
“能放。”
玄奘淡然道:“貧僧自幼便出家為僧,自知苦海難逃,也明彼岸難渡,愿去求取大乘佛法真經。”
“甚好。”
似乎覺得玄奘的回答,令人很滿意。
老和尚止不住地點點頭,“既如此,那貧僧便告訴爾,那大乘佛法真經,乃藏于西天靈山佛祖所住之地,大雷音寺中。
你若要求取真經,當以凡身,徒步往西天吾佛圣地,求真經,解天下人。
須知,此去路途遙遠,須臾間有十萬八千里。
其中狼蟲虎豹不計其數,更有修行有成的大妖出沒,爾可還愿意去嗎?”
“……”
玄奘倒也意志堅定。
江缺覺得,若換是自己,只怕也會忍不住問一句,“現在后悔還來得及嗎?”
畢竟太可怕了。
十萬八千里便也罷。
路途是遙遠些,勉強也能接受。
狼蟲虎豹之流也實屬正常。
但要其以凡身而去,還要過諸妖怪居所,簡直是難如登天一般。
換一人來,只怕早就不干了。
不過。
玄奘不一樣。
他堅定地點點頭,“阿彌陀佛,只度己身,非貧僧之愿,今知天下有大乘佛法,能解救世人愚昧,能救蒼生出苦海,玄奘愿去西天拜吾佛如來,求取這真經。
縱是狼蟲虎豹無數,縱是路途遙遠,縱有大妖席卷,吾亦不懼。
自有吾佛保佑。
此雖難,吾亦無怨無悔也。”
他之心,有天下,有蒼生。
也有諸天萬靈。
哪怕此去西天靈山求取真經,會很危險,甚至有性命之憂。
但是。
他玄奘也不愿意退縮。
這是他的命。
也是他所追求的道。
他無怨無悔。
“甚好。”
老和尚繼續道:“大乘佛法,能救天下蒼生,能解黎民之苦,但需去西天求取。
此乃功德無量之事。
玄奘法師愿意去,此當有無量功德。”
這些是真的。
但此刻的玄奘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