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總參謀長,你說你我二人若是一同帶兵打仗,能夠統領多少兵馬呢?
我認為你如今坐鎮中樞,日理萬機。
鍛煉出來的掌控力最多可以帶兵十萬之眾。
您別用這種眼神看我,十萬也不少了。
您現在的能力如果轉職武官的話,做一個將軍絕對綽綽有余!
我對于你這位文官之首還是足夠尊敬了。
可是,如果將這些士兵全部都給我,我可以讓每一個人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人數越多,配合默契之后作戰能力越強!
我若帶兵,則多多益善!”
“兵仙”韓信說到這,仰頭眺望東方,沒有人知道這一刻他在想什么。
“所以我絕不會相信一個年輕人有這么大的能力。
像您這樣坐鎮戰場中樞,耳濡目染兵法這么多年的老人也只能帶兵十萬之眾。
何況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呢,他居然開口就要這國師之位?”
韓信只用了一個很實際的比較,就表達了自己對于軍部冒失行事的不滿。
不和各大軍區商量就要將兵權賦予一個年輕人,把他們這些老前輩放哪了?
不過“兵仙”韓信好像又想到了什么。
口氣略有緩和,說道
“不過我相信無論是老夫還是眾位軍區司令,我們都可以與您打個賭。
既然這個年輕人敢大膽預言我華夏古國的下一次戰斗,在怪物潮水中損失慘重。
那我倒要看看,下一次戰斗中怪物襲來的潮水究竟有多大?
真的能大到讓我等四人掌控的每一個軍區都要暫避鋒芒不成?
只要不是老謝的軍區被怪物潮水逼迫的后退數百里。
像徐達和我的軍區,只要有一處出現這樣的狀況。
我們可以同意這個年輕人所要的國師之位。
我所見的所有觀星師,可以算一場數千人戰斗的勝負,就已經算是觀星大師了。
我倒要看看這位年輕人是怎么以一人之力算一國國運的!
對了,我還不清楚他所說的這個國師之位究竟是何種權力呢?”
趙匡義參謀長看到“兵仙”韓信居然愿意將諸葛孔明的要求答應下來。
只要諸葛孔明算無遺策,到時候韓信就同意他當這個國師之位。
趙匡義當即欣喜若狂!
若是四大軍區的總司令都沒有問題,那到時候這國師之位絕對沒跑了!
他打心眼里信任這位孔明公子,不僅僅是諸葛世家的風水大陣巧奪天工,更重要的是趙匡義總參謀長的一種直覺!
他總覺得若是諸葛孔明做了這國師之位。
起碼華夏古國真的遇到了危難之際,還是有人可以站出來力挽狂瀾!
“他所要的國師之位,意思是說:
只有在戰斗之時,所有的兵權才全部由他統帥。
不是在戰時,他這個國師之位可以沒有任何實權。
但是戰斗之時,他的一切命令必須第一步達成。
做到軍無二令,二令者誅,留令者誅,失令者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