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楓點點頭,最好留三頭豬,現在自己不差錢。“回頭你爸回來你跟你爸說。”
正說話,外邊響起動靜,李楓站起來一看,可不是老爸回來了。“爸,回來了,打這么多粉啊。”
“不多。”
李福田滿臉笑容。“咱們家粉出的多,人家打粉的老師傅都說,這么高的粉可不多見呢。”
三大袋子粉,這可不少斤,打粉絲肯定少不了了。“這么多啥時候能吃掉啊?”李楓幫著粉給搬運下來。
“這我還怕不夠呢。”
李福田說道。“你結婚,要用不少。”
還真是,豬肉燉年粉,冬天吃的最是舒爽,紅彤彤辣椒煮著豬肉和紅薯粉絲絕對好吃。粉面晾曬起來,忙活了好一會,晾曬兩天就能打粉了。
李楓摸摸自己紅薯粉,真是不錯,想來是超級肥水原因,今年紅薯豐收。“對了,爸,村里各家都打了多少粉啊?”
“你福林叔家打的多些,你知道,他家開農家樂,還有慶平一家打的多一些,其他各家都和平常差不多。”李福田說道。“咋的了?”
“我想著是不是多打點,你知道城里人最喜歡這種家里自己做的粉絲,比外邊買的放心。”李楓說道。“不定人家見著要買,咱們多打點,買點錢不是挺好。”
“這事啊,這孩子,你怎么不早說啊。”張鳳琴說道。“咱們家紅薯還有不少,我昨天還和你爸說呢,紅薯吃不完,放地窖里別壞了,往年沒這么多紅薯呢。”
“是啊,我和你媽還想這兩天切了晾曬紅薯干呢。”李福田說道。
“要不都打粉吧,不過,三子,這城里人真會買?”張鳳琴又怕全打了,到時候推了粉絲,沒人買,自己家吃不掉這么許多啊。
要知道,自己家推的粉絲一般都不晾曬干透,軟軟條條吃著,又有嚼勁又好上豬肉。
“媽,這個你放心,到時候咱們把粉磚拿出去,讓游客自己推,又好玩又能親眼見著粉絲怎么出來的,吃著還有啥不放心的,到時候我還怕不夠賣呢。”李楓這么一說,還真心,這些天城里人就常常喜歡買些自己家用碾子碾的玉米粉,說純天然好東西。
“三子,回來了。”
正說著,五叔李福遠來了。
“三子,剛說啥粉啊?”
李福遠笑問道。
“五叔,我真有事和你說呢。”
招呼五叔進屋,李楓倒茶。“五叔,苗寨那邊過苗年吸引不少游客,這不寨里見著游客多,把準備年貨都拿了出來,你是不知道,游客見著苗家本地特產,年貨,一個個大包小包的可勁往家里搬。”
“是嘛。”
李福遠一聽,眼睛都變色了。
“三子,你覺著,咱們村搞個年貨節咋樣?”
李福遠正發愁,冬天沒有啥好項目呢,龍蝦沒了,知了猴子沒了,晚上沒的捉,沒的釣龍蝦了,再有大河上租著竹筏賞花人也少了,花多數敗了。
野果摘得三三兩兩了,這不聽著李楓回來,打算找著和李楓商量商量搞個熊貓節之類,沒想到李楓一開口說起苗寨拿著苗年做文章,大賣山貨的事,一下來了主意。
“我覺著行,五叔,咱們李家坡的黃金臘肉,還有山貨,黑豬肉,可都是遠近聞名的好東西啊。”李楓說道。“真能搞起來,肯定不愁賣。”
李福遠一拍大腿。“行,三子,這樣,等會我召集大家開個會,你跟大家好好說道說道,這事三子你來操辦。”
“他五叔,三子年輕,這事還是你來操辦吧。”
張鳳琴一聽,忙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