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醬,張鳳琴開了一瓶嘗了一口。“好吃,奶奶喜歡。”
李楓煮了一碗姜湯,這邊五叔電話就到了。“媽,你和小花說說話,我去村口,五叔在等著呢。”
“你去吧,忙吧。”|
張鳳琴笑說道。“一會我帶小花去村口逛逛。”
小花倒是想要過去,自己帶了山貨來賣呢,小丫頭怕出錯,對于她來說,這些東西都是自己一點點攢起來,少著一份都心疼的。
“別過去了,有你叔呢。”
張鳳琴拉著小花。“這衣服都汗濕透了,先脫了,我去給你找找衣服。”
正好婉婉有大姨新買的襖子,衣服,有大的,這邊張鳳琴去借了一套。“借啥啊,婉婉最近衣服多,嬸子,這套就給小花穿吧。”王秀娟笑說道。
“嬸子,這孩子挺可憐的。”
“是個好孩子啊,老天啊。”
兩妯娌感慨幾句,張鳳琴嘆了口氣。“嬸子你快回去吧,早點給孩子換上干爽衣服,別凍著了。”
“那好。”
小花本來不想換,說著沒事,平時自己干活都濕透沒著涼,可張鳳琴衣服都拿回來,總算換了下來。“這孩子,外邊衣服一起換了吧。”
“俺有衣服。”
小花用力搖頭,內衣價格便宜,外邊襖子一看就是新的,小丫頭不要。“這孩子。”
回頭和三子說一聲,買兩件襖子回來,李楓這會可沒時間想著小花的事了。這會正在對單子,單子太多,要知道二十六萬啊,單子平均五百一個,算下來五百多個單子。
一家至少十多斤貨物,整個加起來零零散散年貨小一萬斤啊。“五叔,咱們盒子我覺著用竹片釘起來,這樣符合這么這邊特色,再說竹片又好弄。”
“成,正好我院子里還有不少竹片,慶平你帶幾個人去拉來,就在這邊截,咱們先把遠點單子先給送出去,要不然人家等急了。”離著近點單子,明天早弄。
這也是李楓和直播間觀眾商量的結果,至于省內,李楓打算自己開車送,這比快遞可能還省點呢,再說快一些。遠的,只能用快遞,甚至太遠,李楓都不敢接鮮貨單子,沒辦法。
大半個村子老少婦女都行動起來,這邊張曉曉和張佳佳,郭正也過來幫忙,手機計算倒是不算難,可真要一個個單子寫下來真不容易啊。“楓子,要我說,這么多東西,聯系快遞功夫,不定人家派人過來接受呢。”
“這主意不錯。”
李楓心說,自己至少有二三百個是外地,這可是一筆大生意,快遞公司還真有可能會派車過來接單。“正好,我手機還真有。”上次在縣城幫著母女寄送板栗,還有名字畫留下的。
撥打電話過去,人家一聽五嶺縣,還當開玩笑的呢,這邊還沒通快遞呢。“多少,三百多建,各地都有,多重?”
“一般十斤左右。”
李楓說道。
“具體哪里?”
“李家坡。”
“搞年貨節的那個李家坡?”
這位還知道,這就好辦了。“是啊,外地客人訂的年貨。”
“行,這樣吧,我等會就開車過去。”
這位合算一下成本和油錢,算下來,這單做好至少好幾百塊錢賺頭,再說不定人家還有單子。
“真的,那太好了。”
李福遠聽說縣城快遞公司會派人過來收貨,挺高興。“大家加把勁,快點弄。”
一個個單子貨被稱量好裝進竹片釘著盒子里,包裹干魚和蘑菇,木耳,干筍子,果脯用的都是煮好的藕葉,用蒲草扎的結結實實。
“老舅,這是單子,你按著單子,看看各家都有多少貨。”
年貨多,李家坡這邊肯定不夠,再說還要賣給游客呢。李楓和李慶平幾個都開始拿著單子,去周邊村寨的攤子拿貨,李楓來著崖村這邊。
“二百斤黃金臘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