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啊,短短半年時間,這里旅游產業發展成這樣,好啊。”這位旅游局的領導剛下車就被村口眾多攤位,還有數百的游客熱鬧場景給驚到連連感嘆。
“這多虧了領導的支持。”
李福遠笑說道。
領導擺擺手笑說道。“不能這么說,政策是政策,具體還要看執行人。”
這位倒是不夸功,笑指著李楓。“這小伙子,我認識啊。”
“領導好。”
李楓倒是有些意外,自己似乎沒見過這位吧。“聽說這年貨節是你想出來的,挺好。”
“倒不是我第一個想到,二龍坡苗年有類似的,只是沒有這么一說,攤位少一點。”李楓說道。“我當時就想能不能搞大一點,貨物種類多一點,品質有保障一些,讓城里人都到咱們這里來買年貨。”
“哈哈哈,說的好,做的更好。”
領導連連稱贊。“走,小伙子帶我看看,呵呵,我家年貨可還沒賣呢。”
“那我幫領導介紹介紹,別的我不敢說,畢竟城里東西肯定比咱們鄉下豐富,可質量我敢拍胸脯保證,全是綠色食品,沒有一樣是上了化肥的。”李楓笑說道。
“哦,是嗎?”
“領導,你是不知道,這孩子有個和常人不一樣的舌頭,東西差一點入他口,一試就知道。”李福遠笑說道。
“哈哈哈,那我要倒要多買一些了。”
跟著一眾人笑著打哈哈,至于相不相信李楓食神舌頭這倒是不清楚了。“咦,這是大包啊,這么多啊?”路過大樹廣場,一行人停下腳步,這邊擺放一個個竹子釘成方盒子,里邊放著一個個包裹。
陳克第一個站出來。“領導,這些是李家坡發著外邊的年貨,這可都是小李拉來單子,小李說說?”
“是嗎?”
領導看著李楓,李楓笑說道。“這一批都是外省單子,三百多個,平均一個單子五百塊錢左右,這個差不多十五萬的樣子。”
“哎呦,十五萬,不少啊。”領導和隨行的人都被驚到了,或許在別的地方,十五不算上,可東嶺這種貧困縣貧困鄉一個剛剛起色的村子,這可就不少了。
沒見著其他周邊村寨的村長聽到一臉驚訝,十五萬啊,不少村子一年都剩不下這么些錢。
“這還不算,我可聽說將近三十萬的單子呢。”陳克笑說道。
“還有一部分是省內的單子,我打算自己送。”李楓笑說道。“整個加起來差不多三十萬。”
“行啊,三十萬,不錯,不錯。”領導連連點頭,蹲下了看了看包裹,臘肉,臘腸,蘑菇,干魚,果脯,甚至還有大米。
“大家都看看。”
陳克指著跟著過來的各村村長,干部們。“這些特產各村都有吧?”
“有啊,咱們村稻米最好了。”
“咱們村子紅薯今年豐收,紅薯干可不少。”
“咱們村子池塘多,干魚倒是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