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子,那我們去河邊逛逛,回頭聊。”
費劍把燈籠遞給女朋友玩,揮揮手。
“等會有時間來玩啊,家里做了些湯圓,來嘗嘗。”
李楓燈籠掛好拍拍手,從凳子上下來,吊腳樓四周掛滿了燈籠。
“謝了,那我可不客氣了。”
費劍帶著女友去河邊,散步,李楓接著把其他燈籠掛好,拍拍手。
“三子忙著呢。”
韓英帶著菜園的工人下班了。
“掛燈籠了,對了,嫂子,這個你給婉婉帶去。”
李楓挑了一個漂亮。
“掛燈啊?”
韓英一愣隨即反應過來,看著佳佳。“你看我差點忘了,等會我帶婉婉來吃湯圓。”
“大家都來吃。”
“哈哈哈,等會回去少吃點,三子多下點湯圓啊。”
“嬸子,放心,今天管夠。”
李楓笑說道,高興,別說湯圓了,滿漢全席都管夠。
“三子,掛燈籠呢。”
“這就回去啊。”
種植果樹這會也下山來了,趁著天沒黑趕著回去。
“要不留下吃了湯圓再走。”
眾人擺擺手,這會不回去,天就黑了。
李楓見著離著遠的猶豫一下搖頭,沒強求,不過王家嘴和本村都答應下來。
這算一習俗,開年前元宵節前懷孕的新媳婦,元宵節要散湯圓,散的越多,孩子福氣越大。
李楓家,一早一家人就忙活著,李楓回來的時候,張鳳琴和李福田做了好一些湯圓了。
燈籠掛好點燃,李楓拍拍手把大鐵鍋端出來,架設起來,添加好柴火燒著水,這大鍋下湯圓,一次下個幾百個問題不大。
“三哥,我們來了,有啥能幫忙的嗎?”
李慶富幾個把提著雞蛋放在邊上,卷起袖子要幫忙。
“行幫我把竹碗拿過來。”
李福田找著村里人加工的竹碗,筷子堆放老高老高。“這邊有熱水,沖洗一下。”
“沒問題。”
幾個年輕小伙子,干起活來,快的很。
“三哥。”
慶雅幾個也結伴過來,手里提著雞蛋,放下幫忙。“先吃點湯圓再忙活。”
“嬸子,沒事,忙完再次。”
幾個沒那么客氣,等著韓英幾個嫂子過來,這邊竹碗清洗好堆起來,這邊來人直接拿一個碗,裝著湯圓,或是在燈籠下次著湯圓,或是端著回家吃。
碗筷是不用還回來,這在過去散財祈福,現在只是習俗,來著人不少,村里幾乎年輕一輩都來了。
“楓子,挺熱鬧啊。”
“吃湯圓,掛燈籠,過元宵,李家坡挺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