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例的宣布紀律后,這位法國人教授就坐下去,旁邊年齡小一截的助理考官趕緊說:“同學們,這次專業課千人會試的課題,就是這個——”
助理考官從一個敞口的冷水瓶,取出某種食材。
頓時,場內嘩然。
夏安看著放大在畫面上,黑溜溜,皮膚油滑,像放大版蟲類生物的食材,面色有點怪。
“是海參啊——”
只聽助理考官不緊不慢地繼續說:“同學們請安靜,我們也知道干海參在2個小時的考試時間內不可能完全泡發,所以你們所用的海參,將是校方提前浸清水泡了2天的……”
“你們所有做的,就是用海鮮,做菜。”
“日料也好,西餐、中華料理也罷,只要同學們好好發揮自己的特長,融入專精領域,我相信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績。”
教職員工給每張廚臺分派食材,考場由此進入一段安靜真空期,三年級學生,個個愁眉苦臉。
夏安暗中也向校方豎大拇指,咱就喜歡這樣搞事的。
要知道,神奈川名門考試課題的重心,向來是“食材”,而非某某特定料理,指名道姓叫學生做什么西餐、中餐。
‘海參’不好泡發,不易煮。
當然,校方提前以清水浸泡海參此舉,在夏安看來就是搞事無疑。
2天冷水泡發妥妥的不夠。
事到一半就卡住,不上不下,問題就出在這!
“海參肯定還要進一步完全泡發的。”夏安心想,手一把撈起剛剛派發到這兩顆大海參,握在手里,捏了捏,已經很軟,但是還不夠。
海參先行處理,難就難在“泡煮泡”的循環。
要掌握一個度。
校方出題者就雞賊在這,聽周圍三年生唉聲嘆氣的氛圍就知道了,大家都為難。
不過,這題在夏安看來,卻沒啥難度。
無論回檔前,還是現在。
至少那破零提升至lv1的‘火候’功底,就沒白升。
也不用多思考復雜的,直來直去用最簡單的法子,夏安拿臺子上的電熱水壺,煮了一壺沸水,接著把兩顆大海參,直接投進壺里,合上蓋。
這叫“燜”,也叫沏海參,像沏茶一樣。
而如果校方沒提前浸泡2天清水的話,這一步要持續10小時左右,海參泡發進度才拉滿。
但現在……
海參在沸水里泡多久?
其他人就卡在這。方法,誰都知道,進度也就是“火候”,卻是最難掌控的。
大概20分鐘后,夏安把水倒干凈,取出大海參,再次捏在手里。
溫熱,極度柔軟。
手感意外的滑和細膩。
至于火候夠不夠,海參泡發進度,海參是不是泡爛了……
Emmm。
夏安腦子里全無這些念頭。Lv1的‘火候’等級提升看似微小,卻隱隱將他從前的經驗和功底,凝合成一種叫感覺的東西。
總之,不需要復雜的思考和計算,他就知道這大海參,已經是最佳泡發狀態。
那么接下來,剖腹除內臟,小心地清洗海參內部。
然后,再次投鍋煮海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