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與旅行》雜志熱賣的影響,在后續幾天就很直觀的體現了出來,餐廳一改之前的冷清,從上午的開店時間,到下午打烊,客人簡直源源不斷。
當然,抱著試菜和好奇而來的客人居多,但是他們無不帶著驚喜和滿足離去,于是《美食與旅行》官推、臉書和各大社交平臺上,針對這一期雜志的討論,‘藤原家’餐廳瞬間變為熱門高頻詞匯。
這一天,八月份過了一個星期,夏安在閉店打烊前,好不容易抽得空閑,上網看看客人們的評論。
直接跳到雜志的官方公眾平臺,先翻熱門評論、回復。
【這一期的專欄推薦,瘋狂點贊!】
【回樓上,這期質量難得的不錯啊,幾家餐廳我花了一周時間都吃遍了,但是最讓人驚喜的,還是那一家……】
【+1,你們不知道,我在吧臺品嘗時,簡直要給主廚跪下了!】
【瞬間感覺自己過去吃的都是豬食啊……】
討論餐廳好好的,往下翻,突然有回復貼出一張圖片,年輕的主廚,正認真烹制料理,側臉予人一種神圣儀式的感覺,無數人點贊,其中的高頻詞匯“帥”、“小鮮肉”讓夏安哭笑不得,喂喂,你們關注的地方錯了吧,雖說咱的顏值值得一提,能拌飯胃口更好那種,但是這時候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料理上面嗎?
翻看一圈,饒有興致看完了到店客人們的一致好評后,夏安又跳到某視頻網站,看看《美食與旅行》雜志為專欄餐廳做的剪輯紀錄片,反響如何。
視頻數據——
點擊量20W+。
綜合評分30W+。
視頻被頂到了美食專區前十,彈幕覆蓋的場面還不錯,夏安點開,也大致看了看,20分鐘左右的剪輯視頻,每個專欄餐廳幾乎都有亮眼的存在感,但進度條拉到大概末尾,彈幕突然由美食片場轉換到青春偶像劇集似的,多條主廚帥帥帥的彈幕滾過,被夏安機智且敏銳的抓住了。
難道,這才是美食視頻正確的打開方式?
夏安捏著下巴心想,他這個小鮮肉丟在一群中年油膩大叔名廚中,的確挺顯眼,只不過,整個視頻彈幕最厚最夸張的,還是在‘番茄燴炒飯’這段,嘩,桌臺上的料理,仿佛自帶五毛特效,于鏡頭中突然閃了閃,然后圣光占據屏幕,一片片白茫茫中,只剩彈幕的調侃和打趣文字。
【喂喂,這期制作水平有問題啊。】
【圣光霸屏?我反倒不覺得是制作問題,這么明顯的五毛特效,后期明明可以斟酌,但為什么工作組對此視而不見呢……】
視頻的最后,一條長彈幕,引人深思。
夏安給這條彈幕豎了個大拇指,少年,有見識,假如這“五毛特效”刪掉了,那么《番茄燴炒飯》現場制作視頻最亮眼的地方也就不存在了。看來是土屋幸惠、永野裕貴、大西伊久美等,專門給工作組打招呼了。
他心想。
隨意翻了翻視頻底下的評論區,一條高高掛著的引戰評論,讓夏安眉毛皺了起來。
【關于雨宮悠太郎和他的法式餐廳,被某餐廳臨時頂替這件事,請雜志社務必給予全面的解釋,在視頻上我并沒有看到那名廚師,有多么精湛的廚藝……夸張的特效助場,讓人好笑和憤怒,雜志社這是把偏心**裸表露在了視頻里啊……】
呃,這條評論火氣可謂很沖,某某某,不就是我嗎?
夏安聳了聳肩,卻沒多想。
還要雜志社全面解釋呢,真是想太多,沒啥可解釋的,就是他的競爭對手在競爭上直接落敗了,然后他占了別人十拿九穩的位置,把資源奪了過來。
粉絲愿意為偶像搖旗吶喊,由著他們去,夏安又管不住他們的嘴巴,把這當成敗犬的哀鳴,心無波瀾。
只不過。
雨宮悠太郎這名字,怎么隱隱有種熟悉感。
他到底搶了誰的資源,哦豁,名氣不小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