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勞屠黃巾,血染虎嘯映朝霞
司馬朗一舉殲滅張曼成軍把在場眾人嚇得夠嗆,只有典韋樂呵呵的一臉興奮。他可不在乎敵人多少,只要讓他殺,喊他一個人沖進張曼成的一萬五千大軍他都不在乎。
眾人驚訝歸驚訝,但是聽到軍令,紛紛恭敬地起身站立。
“呂曠、文聘、徐庶聽命!”
“末將在!”
“命你三人率本部人馬共計九百人,攜帶三日口糧、所有箭支,埋伏于西南方伏牛山中虎嘯澗以東。以白旗為令,對敵人射擊!”
“是!”
“典韋、高順!”
“末將在!”
“你二人隨我率新編三千兵士埋伏于虎嘯澗以西,尋石伐木做好準備!”
“領命!”
“眾將即刻點齊兵馬、燒毀山寨,火速奔赴虎嘯澗!”
“是!”
朗家軍急速行軍,入夜前終于進入了伏牛山來到了虎嘯澗。而另一邊,張曼城的大軍也拔營而起,從潁川退回宛城。
入夜后,司馬朗的軍隊在虎嘯澗兩側隱隱地埋伏著。司馬朗嚴令眾軍不得休息,隨時準備殺敵。面對司馬朗的軍令,所有人絕對會嚴格執行。但是疑惑卻還是少不了的。
呂曠是第一個開口的:“大公子,為何您如此確定張曼成的大軍會今晚由此路過?現在這個時候大軍肯定會擇地駐扎,我們這樣豈不是空等?”
“你放心,午夜前后,張曼成大軍必到!”司馬朗信心滿滿的回答道。
果然,子時未到,張曼成的大軍就出現在了虎嘯澗的入口處。
原來,張曼成大軍退兵,行軍速度雖然說快不了,能給司馬朗足夠的時間準備。但也不會太慢,因為此刻的黃巾軍中無糧無草,如果回宛城回的晚了,不僅會有餓死的風險,更有可能軍中嘩變。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燕劍又給張曼成獻上了一計:晝夜行軍,速返宛城。
這伏牛山位于潁川西南方向,因形似一牛臥伏,故而得名伏牛。而這伏牛山中有一山澗,山間狹窄,最窄處僅可供一人一馬通過。刮風時常有巨大的聲響,如同虎嘯一般,因而得名虎嘯。
“哈哈,公子真是厲害!張曼成那小子真來了!公子快下令吧,讓俺去殺他一番!”典韋一見張曼成的大軍出現,一下子就興奮了起來。還好旁邊有高順一把按住,才沒讓他那獸吼般的聲音在山谷中回蕩。
高順見了賊軍進入埋伏,也是一臉佩服的看著司馬朗:“公子如何知道張曼成今夜定會通過虎嘯澗?要不要下令射殺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