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達在城外無堅城可守,如何憑借四千兵甲破兩萬敵軍?還望伯達賜教!”戲志才作為一名三國里數得上的軍師,自然是對司馬朗如此懸殊的以少勝多充滿了好奇,急忙的詢問起來。
面對戲志才的著急,司馬朗卻是一點不急。他反而笑了笑看了看郭嘉,不懷好意的說:“世稱奉孝乃天生鬼才,料事如神,機智千里。不妨讓奉孝來說說看?”
“好你個司馬伯達!想要戲弄我啊!?”郭嘉一聽就不干了,不過他跟司馬朗最是熟悉要好,也就口無遮攔直接反駁了起來。
司馬朗卻是不作回答,只是笑看著郭嘉。而一旁的荀彧和戲志才似乎也起了興致,準備在旁邊起哄。
“奉孝,你最是了解伯達,先前又料定那四千兵馬是伯達率勝利之師凱旋,我看你就再來說說伯達是如何在野外擊潰的那兩萬大軍的!”戲志才笑嘻嘻地說完,又喝了一口酒,然后戲看著郭嘉。
荀彧雖然也存了一樣的心思,但是自持身份加上性格沉穩,并沒有出言相激,只是微笑看著坐下的少年英才,郭奉孝。
“怕你們不成!”說罷郭嘉站起身來來到廳堂中央,掃視了眾人一圈悠悠說道:“敢問諸公,那張曼成若是放棄攻城會是何原因?”
“退兵者,起因無非有二,一者久攻不下人員折損,二者糧草耗盡食不果腹!”席上一面相老成雙目精明者開口答道。
此人名叫鐘繇,自小聰慧過人相貌不凡,后被舉孝廉入京為官。這一次回家過年卻遇上了黃巾動亂,也就留在了潁川助荀彧退敵。
“不錯!要么攻不下來死傷慘重,要么糧草耗盡無法繼續!那么我再問諸公,張曼成大軍若今日再來攻打,我等該當如何?”郭嘉繼續發問道。
“如法炮制。以火油再筑火墻!”陳群開口答道。
“長文所言雖然不差,只可惜明日呢?后日呢?”這是比荀彧大七歲,荀彧的侄兒荀攸開口了:“以焦油燃火墻只是滅一時燃眉之火,終非長久之計啊!”
“如此說來,張曼成定然不是因折損人馬而放棄攻城。黃巾軍勢大,人數眾多,僅僅昨日一戰失力斷不會損失大到無法繼續攻城。那唯一的可能就只有糧草不濟!”戲志才點頭分析道。
“不錯!因此如若是我要破敵,必然趁黃巾軍大軍攻城之際設法以城內軍隊堅守城池拖住主力賊軍,而后派精銳繞到敵人后方突襲營寨焚毀糧草。如此敵軍軍心渙散,又無糧草供給,不日便不攻自破!”
“好!”聽到這里,司馬朗都不禁拍手叫好,“好一個鬼才郭奉孝,與朗不謀而合。然而奉孝一直在城中,未曾有機會外出對敵軍有具體了解的情況下,竟能作出如此精妙的計策,真真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啊!朗,拜服!”
“哎,只可惜潁川城內無精兵良將,若非伯達,潁川危矣!”說到這里郭嘉也是無奈的低下了頭。誰說不是呢,饒是鬼才再怎么妙計無窮,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司馬朗見郭嘉這樣,也趕緊岔開話題繼續主動往后講了起來:“離開潁川后的一年我訓練了一支朗家軍,足有千人,欲于危難之中保我司馬家茍活。然賊軍突起,我就帶著這一千家兵襲擊了張曼成的軍營,斬殺了波才,并且燒了他們的糧草!”
“等等,一千人?”司馬朗剛剛說完,戲志才就察覺到一絲不對,趕緊問道:“伯達先前帶來的人馬足足有四千人,如何說是一千?”
“我想,那多出來的三千是伯達襲取賊營后收編的降卒吧?”荀彧捋著胡須看向司馬朗。
“正是!正如文若兄所言。朗不忍殘害無辜,斬殺了賊將后就下令不殺降卒,最后整編了三千兵士。”司馬朗也不隱瞞,和盤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