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就告訴他,只要婚事成功,我們愿意拿出大郡主一半的嫁妝作為酬謝。”腓特烈說:“他欠了路易十四一百五十萬里弗爾。”
大選侯反復摩挲著酒杯,“我不知道我們是否應該冒這次險。”
“畢竟神圣羅馬帝國與西班牙婚約在先。”腓特烈說:“神圣羅馬帝國的大公主安東尼婭也八歲了,距離她成年也只有幾年而已,如果破壞了西班牙與法國的聯姻,卡洛斯二世很難找到另外一個適合的公主或是郡主,這樣,也許幾年后……”
“路易十四會愿意嗎?”
這句話問到了關鍵的地方:“我在凡爾賽見過路易十四與他的孩子們如何相處,還有他如何相信自己的弟弟,奧爾良公爵也將自己的女兒看做珍寶一般,”腓特烈肯定說:“他們會尋找別的辦法來謀求解決此事,犧牲大郡主不是唯一的辦法。”
“讓我想想。”
“別太久,父親,”腓特烈說:“我不是想要催促您,只是……如果這件事情最終讓法國人解決了,無論他們做出任何決定,大郡主、奧爾良公爵甚至是路易十四,都會對我非常失望。”
“我會慎重考慮的。”大選侯說,事實上,他要比他兒子想象的果斷得多,腓特烈還在焦慮中無法安睡的時候,一個年輕的使臣就策馬沖出了柏林宮,他身上帶著大選侯的親筆信,信中大選侯極盡卑微,滿口阿諛的同時也竭力陳清厲害——就像是腓特烈所說的,利奧波德一世得做出選擇——要西班牙,還是一時的意氣。說真的,如果西班牙真的與法蘭西聯姻,法蘭西是得利的,畢竟波旁的血脈還是留在了西班牙,大郡主更有可能代病弱的丈夫或是幼小的孩子攝政。
所以大選侯的語氣雖然謙卑,但他不是來請求寬恕,而是來求賞賜的,他是說,他愿意為利奧波德一世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大郡主最終成為他兒子的妻子,那么大公主安東尼婭與卡洛斯二世的婚事就不會有變,西班牙依然屬于哈布斯堡,但要與卡洛斯二世競爭,一個公國繼承人的身份完全不夠——因此,他來請求皇帝的承認,允許普魯士公國晉升為王國,因此,他愿意付出六十萬里弗爾作為報償。
利奧波德一世一定會在看了信后氣得大叫大嚷,慍怒異常,但大選侯卻覺得,如果他冷靜下來之后,他只會細細衡量其中的利益得失,最后做出一個明智的選擇。
大選侯的猜測沒錯,利奧波德一世看了信后,立刻將大選侯的使臣投入了監獄,并且發誓說一定要將霍亨索倫的叛逆和他吊在一起,但那個年輕勇敢的使臣還沒吃到監獄里的第三餐,他就又被釋放了,第二次被秘密召見后,他安然無恙地回到了柏林宮,帶回了讓腓特烈與大選侯期待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