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來了?”
保羅教士隨口問道,一邊為侄兒關上了門,在看到他拔出匕首放在桌上的時候,讓.巴爾有點吃驚:“您在國王的城堡里。”他說。
保羅教士瞪了侄兒一眼:“有句話叫做一上秋千,萬事萬了。”“打秋千”是一種流行于海盜中的說法,因為那時候人們為了威懾罪犯,會將海盜們掛在港口的絞刑架上直到徹底腐爛,等到尸體里的水分被吹干,分量減輕,尸首就會在絞刑架上搖搖晃晃,看上去就像是在打秋千……“就算是伊娃也不會說這樣的話。”
這還真不是說笑,在路易十四的宮廷里,毒藥和匕首可不少見,為了消弭不同意見或是搬開前程上的絆腳石,直接毀滅軀體仍然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國王在意的人可不多,一個死人更是很難讓路易十四從百忙之中抽出珍貴的時間,除非你是盧森堡公爵這樣的人物,保羅教士在蒙受國王恩寵的同時,更是小心翼翼——有黎塞留與馬扎然兩位紅衣親王在前,誰不想從國王的信重中攫取莫大的權力?就算不能,看看拉利維埃爾與以拉略吧,前者是個肥胖的庸人,不過勝在投效得早,后者不過是個宗教裁判所的審判長,現在也已在羅馬穿上了紅衣。
教士們的傾軋可比海盜們的爭斗危險和密集得多了,保羅教士很難保證,在人們還沒弄明白國王為何對他如此青睞的時候,會不會有一兩個沖動的家伙給他一刀。你當然可以不相信或是感到冤屈,但最關鍵的問題是你那時候還沒有機會親自申訴。
“怎么也不點蠟燭?”讓.巴爾說,他走到桌前,放下酒瓶,從抽屜里找到火柴,點燃蠟燭,房間里頓時亮了起來。
“我在看港口。”教士說,“我說真的不要緊嗎?從這里我可以看到整整三條船塢,還有周圍的工事。”
“多佛的人只要舉著望遠鏡就能看到的東西沒有保密的價值。”讓.巴爾說:“你能看到,看明白的也是如此。”
“我看到船塢都是空的。”教士說。
“哎呀,我不能告訴你船都到哪兒去了。”讓.巴爾說。
“我也不想知道,”教士說:“但看你笑嘻嘻的樣子,應該不是什么大問題。不過我想你來我這兒,大概還是要和我說些什么的吧。”
“也不是什么緊要的事情。”讓.巴爾看著他的叔叔說:“我想知道更多有關于那位叔祖父的事情。”
“哦,”教士說:“我想也只有這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