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與法國之間的海峽寬度注定了多佛與敦刻爾克兩者很難有什么秘密可言。
在晴天,風平浪靜的時候,兩者就可以遙遙相望,如果有望遠鏡的加持,想要看到對方在做什么更是不難。
駐守在多佛白崖燈塔的守塔人看到了法國人的艦隊,炮聲也很快地引來了士兵與軍官,他們跑到燈塔上,舉著望遠鏡,看到的東西與法國人差不了多少,一個年輕,視力敏銳并且擅長繪畫的軍官盡可能地描繪下了他所看到的一切,而后綜合了其他人的描述,整合成一份詳盡的情報,送到了倫敦的漢普頓宮。
“快活王”查理二世在那天難得地沒有舉行哪怕一場宴會或是舞會,海軍大臣與財政大臣受他召見后,門外的侍從聽到了查理二世嘶啞而又扭曲的大罵聲,沒多會這兩位大人就遮頭蓋臉地跑了出來,查理二世在自己的房間里沉默了好一會兒,連晚餐都沒吃——夜幕降臨的時候,他帶著兩個教士離開了漢普頓宮。
人們一開始不知道他去了哪兒,但第二天他們就知道了,因為他們看到了約克公爵。
約克公爵因為謀刺法國的奧爾良公爵夫人未遂,被路易十四抓住投入了巴士底獄,查理二世雖然迫于顏面和國會的要求,將弟弟贖了回來,但一回來,這位公爵就成了倫敦塔的常客。
總有一些嗅覺靈敏的人聽聞了敦刻爾克海上軍演的消息,他們馬上將這兩件事情聯系在了一起,看來查理二世不是被觸動了兄弟之情,而是不得不釋放約克公爵——法國海軍雖然強大,但還稚嫩,如果等到他們用海盜和荷蘭流亡政府磨銳了刀劍……英國在失去了對法國的陸上優勢之后,又要失去對法國的海上優勢了。
他必須召回約克公爵。
————
現在,讓我們將時間略微撥回一點,去到路易與奧爾良公爵說,他們要乘坐艦船去往雷恩的那個時候。
雷恩是什么地方呢?雷恩是布列塔尼公國,當然,現在是布列塔尼大區的首府,它的領主是法蘭西的國王,當初弗朗索瓦一世和克洛德公主(路易十二與布列塔尼女公爵的女兒)結婚,在繼承了法國國王之位的同時成功地將布列塔尼攬入懷中。
這是1518年的事情,也就是說,距離現在,也不過一百多年,一百多年,對于一個人來說足夠漫長,但對于一個國家來卻很短暫,布列塔尼與法蘭西之間的關系就像是狼和獵人,有時候巨狼能夠咬斷獵人的咽喉,有時候獵人能夠劈開巨狼的腦袋,現在這頭野獸雖然暫時被鎖鏈銬住了,但依然算得上是法國與路易十四的心頭大患。
之前的叛亂沒有布列塔尼的參與,倒是有點令人疑惑,但等到國王輕輕說出“雷恩”這個詞語的時候,奧爾良公爵與周圍的人還是不免變了顏色。
說起來,布列塔尼與法國之間的關系絲毫不比英法之間簡單。布列塔尼人來源頗為復雜,一部分人是原先的高盧人后裔,一部分人則是因為盎格魯和撒克遜兩個日耳曼部落入侵而向南遷移,越過海峽到達布列塔尼的威爾士人與康沃爾人,他們曾經受羅馬人的統治,也是西羅馬帝國最后一處淪陷的領地,所以他們隱約也以最后的羅馬人自居。
在羅馬帝國徹底地覆滅之后,布列塔尼人面對的就是日耳曼-法蘭克人的進攻,法蘭克人與布列塔尼人征戰多年,還是無法征服這個地區,最后不得不承認布列塔尼公國的獨立——之后的法國國王曾經多次利用婚姻來謀取布列塔尼,但布列塔尼也不止一次地反叛與重新獨立過,這次叛亂中居然沒有布列塔尼的身影,原本就很反常,人人都覺得其中必有陰謀。
布列塔尼的雷恩原先并不在大巡游的名單上,與南特不同,雖然南特有一座布列塔尼公爵城堡,但本來就是布列塔尼公爵(安妮女公爵的父親)所建造的,又因為南特曾經是胡格諾派教徒的集中地,經過了數次血腥的篦梳之后,這里反而更為安定,之后又因為國王有意在這里改建鐵甲艦船,在這里駐扎了一支上萬人的軍隊,可靠性就更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