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穿過人群,在最前方落座,他的身邊坐著王后與奧爾良公爵,往外是大郡主與王太子,他們的身后是數以百計的達官顯貴,他們之中隨便抽出一個,都是權勢熏天,一言一行就能決定無數人命運的強悍之人,但在這里,他們就像是與太陽同處在一座天穹的星辰那樣黯淡無光。
香波城堡是弗朗索瓦一世的得意之作,可惜的是因為連年戰爭,他還沒等這座擁有數百個房間的城堡建造完畢就去世了,后來的國王斷斷續續地又建造了缺少的部分——不是他們有意如此,香波堡畢竟在布盧瓦,而不是在巴黎或是凡爾賽,國王通常只將其作為狩獵行宮或是避暑行宮使用。
這座建筑最終還是在路易十四親政十五年的時候完工的。
要說香波堡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莫過于為了保證每個房間都有獨立的取暖(壁爐)設備與盥洗設備,在它的頂部有著許多可愛的小閣樓,外墻也有突出的墻體,那是壁爐的排氣通道與排水管。
另外一個特殊之處則要一直追溯到弗朗索瓦一世國王時期,正如人們所傳說的那樣,文藝復興的三杰之一達芬奇,在米蘭、羅馬與佛羅倫薩漂泊多年后,最后僑居法國,并在這里終老,弗朗索瓦一世非常歡迎和尊重他,甚至有謠言說,達芬奇死在了弗朗索瓦一世的懷抱里。
弗朗索瓦一世在建造香波堡的時候,那時候還在世的達芬奇給他提供了一部分設計,最可信的就是一對相對環繞的旋轉樓梯,從這兩座樓梯上下的人可以相互看見但不會相遇,它的形狀——讓數百年后的人一看,大概會覺得很像DNA鏈條,非常地優雅并且具有超前的時尚感。
有人說這是弗朗索瓦一世為了避免王后與王室夫人直接撞見而設置的,路易并不這么認為,如果一個國王連妻子與王室夫人都無法安排妥當,要治理這么一個龐大的國家更是一個笑話了,弗朗索瓦一世卻是一個相當值得欽佩的國王。
光耀劇團就在這座雙螺旋樓梯前演出,這并不是一場嚴格規整的大戲——雖然莫里哀就是一個出色的劇作家,但劇團也時常演出一些古老的劇目——觀眾們固然喜歡新鮮,追求刺激,但耳熟能詳的東西也會讓他們感覺舒適,也更能體現一個劇團的演員所具有的天賦與才能。
古希臘與古羅馬的神話題材不但會被畫家,雕塑家使用,也一樣會被演員與劇團運用自若,畢竟最古老的戲劇,也就是公元前古希臘人戴著面具表演的悲喜劇,就多半取材于那些傳說故事。
路易十四一直以太陽王自稱,他的大臣與將領們在一些敏感的時候不想直白地說出那個名字,也以“阿波羅”代指這位尊貴的陛下,但莫里哀覺得……比起太陽神與繆斯或是其他女神,丘比特與普緒克更適合用來與路易十四與瑪利.曼奇尼相比。
這樣的小劇,無法拉起帷幔,演員都是徐徐從雙螺旋樓梯上走下來,出現在人們面前的,卻巧妙地與戲劇內容相契合了。
丘比特與普緒克的故事要比羅馬神話傳說中的其他愛情故事更曲折一點,雖然后世的人們都喜歡將丘比特描繪成嬰孩,但在丘比特與普緒克的故事中,丘比特已經長成一個俊美年輕的神祗。普緒克是一個地上國王的女兒,因為其美貌無匹,被人們崇拜甚至超過了維納斯,維納斯憤怒之余,就讓丘比特帶著金箭去讓普緒克愛上一頭丑陋的野獸(丘比特的金箭可以讓一個人愛上任何一種生物)。
誰知道丘比特一見到普緒克,就不由得被普緒克的美貌征服,他無法悖逆母親,就給出神諭,讓國王將普緒克送上一座高塔,他在夜晚與普緒克相會,恩愛,做一對無人所知卻又幸福無比的夫妻。
他對普緒克唯一的要求是絕對不要看他的臉。